作者:王灿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1-24
选择字号:
农田里“长”出来的科学家
——记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施卫明

 

施卫明在农田里照料“老伙计”。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供图

■王灿

农田里除了长作物,还会长什么?答案是会“长”科学家。

施卫明就是一名把“实验室”建在农田里的科学家。当你想要找他时,去地头看看,说不定就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作为一名生态环境领域的优秀科学家,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施卫明数十年如一日,带领团队奋战在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的前线,为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保障重要流域水质清洁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农田里建设“实验室”

在太湖之滨的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有一座专家志愿服务工作站(雷锋站)。这也是施卫明设在田间地头的“实验室”。他经常驻扎在这里,而附近的农户也经常来这里寻求帮助。

工作站旁边就是周铁镇洋溪村的蔬菜保供基地,菜农黄益军从部队转业后承包了600亩蔬菜地,但由于施肥不合理,在规模化种植上遇到了严重的土壤障碍问题,导致移栽的苗很难成活、产量很低。

施卫明及其工作站成员手把手教会了黄益军如何应用节本高效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机械起垄侧深施肥一体化技术等种植技术。新技术应用后,土壤障碍问题解除了;蔬菜产量及品质不仅显著提高,而且生菜、小青菜、草莓等还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黄益军所在的蔬菜种植合作社也入选了无锡市龙头企业。

施卫明等人还经常开展技术培训、展示新技术,培训出一批技术骨干。专家与农户面对面交流互动,不仅提高了农户的技能,而且加快了农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落地,推进了太湖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这座建在农田里的“实验室”不仅在附近农户间颇有盛名,还吸引了国内外媒体前来报道。

近年来,围绕化肥合理施用的问题,施卫明带领团队开展了系统研究,同时在无锡、宜兴等地开展了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和现场培训,形成了江苏省集约化农田化肥减施增效减排的理论依据和关键技术。

紧“钉”在农业生产第一线

然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几个工作站就能一举解决的。

在面源污染防治中,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是一项减施增效减排效果显著的技术,可实现面源氮减排30%以上。

施卫明及其团队从2015年开始,在沿太湖水质敏感区开展该技术的本土化研究,攻克一项项技术难关,实现了配合肥料氮磷组合优化、配合肥料种类多样化和施肥模式适地化。

紧接着就是解决“最后一公里”——如何说服农民使用。5年来,每当水稻插秧季,施卫明都会带领团队在田间召开现场观摩会,与农民交流,进行答疑;在水稻收获季带领大伙到田间测产。

施卫明及团队就像一枚钉子,紧“钉”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最初的两亩示范田到如今的万亩技术应用,坚决打赢这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攻坚战。

培养高质量科研人员

施卫明不仅自己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还引领整个团队发展,努力培养一批高质量科研人员。

他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开阔学术视野,5年来多次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团队骨干闵炬在导师施卫明的指导下,围绕菜地的氮素环境效应评价及优化管理等,开展了大量系统的野外实践研究,并顺利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作为生力军开启了科技创新之路。

目前,闵炬已从当年青涩的研究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硕士生导师。团队中,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正在茁壮成长,所有青年教师都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基金项目的资助。

截至目前,在施卫明指导下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有22名、硕士研究生有13名。他总是让研究生参与到科技创新实践中。孙海军硕博连读期间,施卫明带他到野外实验基地,耐心指导他在野外选择试验地、设计方案,进行污染调查,分析野外数据和撰写科研论文。

孙海军2013年进入南京林业大学工作后,已经获得了多项国家与省级基金项目资助,在生物炭与面源污染控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近5年来,施卫明培养的多名研究生获得了中科院地奥奖学金和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奖学金奖。他本人也获得了中科院优秀教师奖。

除了培养学生外,他还积极参与基层服务工作,开展了化肥施用限量标准专项调研工作,撰写了《构筑化肥限量使用标准体系科学助力生态面源污染防控》《关于防控我省耕地污染的四点建议》等调研报告,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言献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施卫明及团队将继续扎根农业污染防治一线,将答卷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作者单位: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报》 (2022-11-24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备受科技巨头青睐 下一代地热来了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