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合清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1-14
选择字号:
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科技工作者要当好排头兵

 

■王合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然而,科技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它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群人的事,而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事。如何让大众了解科学、支持科学发展?科普工作是利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作了强调。

国家科普能力是指一个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是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任务,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科技工作者是科普的源头活水和“第一发球员”,要当好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排头兵。

首先,科技工作者要有高度的科普自觉。

履行天职源于自觉自醒。科普自觉的高度决定着科普工作的力度。科普自觉是科技工作者对科普工作地位作用和自身责任的觉悟和觉醒,是克服不愿做科普、不屑做科普、不擅长做科普、不敢做科普等阻力的内生动力。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中可以悟出科普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从科普工作政策法规中可以学出科普自觉。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增强科普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事业,自觉承担科普责任。”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对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都作出了具体规定。

从科普工作历史逻辑中可以炼出科普自觉。科学普及的历史与科学研究的历史一样久远且相生相伴。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进步既依赖科技创新产生新知识、新思想,也需要科技工作者把新知识、新思想普及给全社会。杰出的科研成果,只有通过科普让人们了解并接受,才能得到广泛应用,并反过来促进科学发展。

其次,科技工作者要有独特的科普自主。

履行天职重在独立自主。科普自主要求科技工作者准确把握科普工作规律,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创新发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信而主动地开展科普工作,走出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相适应的自主科普路子。

新时代发展正在促进传统科普发生深刻变化,内涵上,从侧重传授知识、教授方法为主,转变为树立科学观念、涵养科学精神、培育创新精神和营造创新氛围为主;理念上,从自上而下的教化式灌输转变为人文情怀的融入式服务;手段上,从传统传播形式转变为信息化全媒体传播;机制上,从党和政府主导转变为党和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化动员机制和市场化运行模式。

科技工作者要通过撰写科普文章、举办科普讲座、参与科普活动、翻译国外科普作品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运用专业特长,针对社会关注热点、突发事件和公众疑惑进行权威解读。发挥重大科技活动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在科技计划中合理设置科普工作任务,围绕科技成果开发系列科普产品。

科技工作者要强化科普内容的源头供给,深化与文学、艺术、教育、传媒工作者等的合作,共同把科学知识“翻译”成大众可以理解的语言,确保受众“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用好媒体这个重要传播渠道,特别是注重发挥网络新媒体传播的优势。

科技工作者要牢记科普之本,科普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普,科技工作者要针对不同年龄、职业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做科普。

增进文明互鉴,推动价值认同亦是科普的重要功能,科技工作者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强国际科普交流合作。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科技工作者要有严格的科普自律。

履行天职贵在自律有恒。科普自律,是科技工作者在科普工作中严格约束自己,讲规范,有操守,守底线,重实效。不仅如此,科技工作者社会影响大,有不少“粉丝”,身教重于言教,要做到知行合一。

华罗庚曾说:“人有两个肩膀,我要让双肩都发挥作用。一肩挑起‘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送到工农群众中去;一肩当做‘人梯’,让年轻一代搭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李四光、茅以升等25位著名科学家共同撰写《科学家谈21世纪》等科普著作,曾经带给几代中国人难忘的科普体验,为无数人打开了科学研究的大门。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科普风范,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普工作的落脚点,不断厚植人民群众的科学基因。

科普工作要讲求实效。科技工作者要多就自己研究的领域发声,对于其他学科切忌不懂装懂、滥用权威性。要突出科普工作的有用性、有效性,将自身的研究领域与哲学人文科学的元素融于一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科普内容之中,增强科普的吸引力、感染力。

需要指出的是,科普是有底线的。科技工作者要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国家安全观念,加强科普伦理建设,推动科技向善,绝不向公众传播未经科学验证的现象和观点。要增强斗争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坚决破除封建迷信思想,自觉抵制伪科学、反科学等不良现象,深刻揭露假借科普名义进行的抹黑诋毁和思想侵蚀活动,鲜明反对网络传播中以科普名义欺骗群众、扰乱社会、影响稳定的行为。

总之,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凝心聚力,唱响科普主旋律,传播科普好声音,增强科普正能量,开创新时代科普工作新局面。

(作者系重庆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中国科学报》 (2022-11-14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