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荆淮侨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17
选择字号: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揭示蛙病毒复制转录机器组织架构和作用机制

 

本报讯(见习记者荆淮侨)最近,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病毒学学科组与桂建芳院士团队合作,鉴定并揭示了蛙病毒复制和转录机器的组织架构及相关作用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Cell&Bioscience。

蛙病毒是一类能跨种感染全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变温动物的核质大DNA病毒成员,但其复制和转录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未知。

研究发现,蛙病毒的复制和转录机器是一个由至少30种病毒蛋白和6种宿主蛋白构成的复杂装置;其核心复制体由病毒DNA聚合酶(vDPOL)、增殖细胞核抗原、单链DNA结合蛋白、解旋酶/引物酶等构成;转录复合物的核心病毒RNA聚合酶则包含宿主RNA聚合酶II亚单位Rpb3、Rpb6和Rpb11等蛋白;实验验证了蛙病毒复制和转录机器中多种蛋白之间的关联与相互作用。

科研人员介绍,其中,转录复合物核心包含宿主聚合酶亚基,在核质大DNA病毒群中尚属首次涉及。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作为病毒DNA复制和转录的连接体与调节中心,蛙病毒复制体核心蛋白vDPOL可与不同病毒及宿主蛋白相互作用,这预示该机器在蛙病毒跨种感染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为进一步阐释子代蛙病毒的高效复制及跨物种感染机制提供全新视野。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86/s13578-021-00742-x

《中国科学报》 (2022-01-17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