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言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9-28
选择字号:
自然要览

 

室温下的单光子非线性

纳米技术和单分子光谱学的最新进展为新兴的低成本有机量子光学技术铺平了道路,这些技术在环境条件下运行的器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研究人员利用与微腔强耦合的π共轭梯形聚合物形成混合光物质状态,即所谓的激子极激元,以产生具有量子流体特性的激子极激元凝聚物。

根据玻色统计,激子极化子在受到玻色刺激时表现出极端的非线性,研究人员在单光子水平上触发激子极化子,从而为全光学超快控制宏观凝聚波函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研究人员利用由高能分子振动装饰的稳定激元,允许在环境条件下进行单光子非线性操作。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866-9

三维磁条带需在快速扩散海底地壳中缓慢冷却

研究人员发现,岩浆强劲、快速扩张的地壳的磁性结构要求岩脉—辉长岩转换附近的地壳温度保持在大约500摄氏度,持续10万年。

在相隔约8公里的两个区域的近底部磁化方式突出了离轴7~8公里的岩脉—辉长岩过渡区200米内的亚水平极性边界。带有多个极性成分的定向样品可以直接确认一个大约1公里宽的区域内相应的水平极性边界,并在3个极性间隔内缓慢冷却。

研究结果与地轴几公里范围内的深海热液冷却不一致,相反,研究人员认为在岩浆强劲、快速扩张的海洋地壳中,有一个宽广、炽热的地轴带,离地轴约8公里。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831-6

是什么导致恒星停止形成

半数大质量星系的恒星形成过程在宇宙30亿年时熄灭。研究人员报道了来自6个恒星形成已经熄灭的强透镜星系的1.3毫米的尘埃发射观测,放大倍数高达30倍。

6个星系中的4个在尘埃发射中未被探测到,研究人员估计尘埃质量的上限是恒星质量的0.0001倍,在分子气体中是恒星质量的0.01倍。

这是两个不同的数量级,每单位恒星质量的分子气体比在类似的红移频率中观察到的恒星形成星系要少。

从这些小样本推断仍然很困难,但这些观察证实,在某些高红移星系中,气体耗尽是恒星形成终止的原因。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806-7

(李言编译)

《中国科学报》 (2021-09-28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