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静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7-30
选择字号:
《中国肝癌诊疗发展历程》发布

 

本报讯 近日,《中国肝癌诊疗发展历程》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举行。该书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副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教授沈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张必翔出席现场发布会,并共同为新书揭幕。此外,该书副主编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教授滕皋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教授秦叔逵。

“《中国肝癌诊疗发展历程》是对中国医疗史、肝癌诊疗发展史的一次阶段性总结,是对先辈的慰藉与缅怀;同时也为后人认识中国肝癌诊疗发展长路上点点滴滴提供机会,激励后人潜心钻研,传承匠心精神,造福更多病人。”陈孝平说。

樊嘉肯定了我国肝癌诊疗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他表示,随着以磁共振成像(MRI)为代表的医学影像检查和以分子标志物、循环肿瘤细胞(CTC)为代表的精准检测等肝癌诊断被临床广泛应用,肝癌诊疗方式正朝着精准化、个体化方向发展,靶向、免疫等精准治疗手段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谈到新书的亮点,沈锋认为,该书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详实、客观地记录了中国肝癌诊疗发展岁月里历史性、标志性的诊疗成果。张必翔认为,该书讲述了中国肝癌诊疗发展历史,突出的是中国肝癌发展的特色,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肝癌诊疗方式。 (刘静

《中国科学报》 (2021-07-30 第3版 医药健康)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