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冯丽妃)“2021中国自然指数”增刊日前发布。该增刊显示,中国自2014年以来已实现科学人才的净流入,逆转了过去40年的趋势。截至2021年3月,中国大学过去3年有超过10%的学者从国外而来,这一比例是全球平均水平(3.7%)的近3倍。
同时,中美高质量科研产出差距正在缩小。2015年,中国的贡献份额为美国的37%;2020年,这一比例已增至69%。
在自然指数追踪的四大学科中,中国2018年在化学领域的贡献份额已超过美国,为全球最高。2020年,中国的贡献份额更多地集中在化学领域,美国则更集中于生命科学领域。除生命科学外,我国在地球及环境科学和物理学两个领域也接近于美国。
根据2020年贡献份额,中国科研产出最高的十个地区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湖北、浙江、安徽、山东、天津和香港。
中国位居前十位的研究机构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
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在自然指数中最主要的5个科研合作伙伴为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其中,中美科研合作2015—2019年的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但在2020年降为零增长。不过,中国与其他4个科研合作伙伴的合作仍在快速增长。
此外,增刊还关注了中国最近在太空、纳米科学和量子研究等竞争激烈的科学领域的成就。
《中国科学报》 (2021-06-02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