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之下无新事》,余永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定价:258元
■李婧
有一位画家说,无常好画,常不好画。花草树木如此,经济运行亦是如此。“无常”好说好写,“常”却不好说不好写。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原所长余永定的著作《太阳之下无新事》,似一部长卷,描绘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无常与常。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曾经说过,谁能破解中国经济发展之谜,谁就具有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资格。这句话的言外之意透露出理解中国经济之难。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创造了很多奇迹,至今,在外界看这奇迹仍然是罩着神秘的面纱,即使是国人,也很难描绘中国经济走过的路。
余永定写的可以说是一本30年来中国宏观经济的研究笔记,系统记录了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具体历程。作为见证者,书中每一篇总结和心得都是以问题为导向,详尽地阐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重要宏观经济问题,回顾了国民经济运行中五个阶段的特征和核心的宏观调控任务。
具体包括:“1990—1997年:抑制通货膨胀”“1998—2002年:克服通缩”“2003—2008年:寻找增长与通胀的平衡”“2009—2010年:克服危机”“2011年到现在:‘后危机’和新常态”。
从这个时间线,可以看到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颠簸历程,以及作者的思想轨迹、逐渐成形的逻辑分析框架。
宏观研究是要从三千英尺的高空看问题,关注总量和结构。作者一直试图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建立一个分析宏观经济的范式。
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是中国宏观经济的两大核心问题。2004年余永定曾在一篇旧文提出了判断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四大“拇指法则”。
这个总结援引了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物价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是因为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存在缺口”的假设。但在本书中,余永定认为这个“拇指法则”对分析未来的经济增长趋势的帮助十分有限。
事实上,余永定对中国经济的观察和认识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他一直以一个试错和纠错的态度面对自己已有的认识并倾听其他人的看法。在不断的观察和实践中,从已有的理论框架出发,关注中国经济的特征事实,从经验和教训中抽象出新理论。
每个研究者都想发现真理,更想捍卫自己的理论,鲜有否定自我的勇气。
在通货膨胀的认识上,余永定非常坦白地说自己也曾盲信货币主义,因为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在2008年并未主张放松货币政策。
危机后各国的数量宽松并未引起通胀,这让我们又回到一个原问题,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太阳之下,并无新事。经济现象复杂多变,但总是让我们回到原点,追根溯源。所有的“新鲜”的解释,其实都是对原问题的回答。反思,体现了一个学者对真理追求的决心和勇气。
在本书的阅读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作者对经济现象作解释时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余永定在对本书核心观点的总结中指出,长期因素不能用来解释短期经济表现,长期分析不能替代短期分析;经济增长的意向性指标不应该建立在对“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推算的基础之上。
实际上作者强调的是我们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要全面考虑具体因素,特别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中间环节;未来不可知,估算不一定可靠,但是采取“试错”的办法来估算对我们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是必要的。
市场经济类似一个热闹的菜市场,有很多异质的交易者,白菜看起来都长得一样,却容易让人忽视细节。他经常在研究中强调,魔鬼总是在细节里。作为一个宏观经济的研究者,余永定做到了从地面看问题。
如果说所有的研究都是以“善”的名义,那么对余永定来说,每一个字都是以“真”的名义,就事论事,享受其中,很像一个出行从不看天气的旅者。
此前一位研究中国经济的外国朋友曾问,能否推荐2000年2020年阐述中国经济的代表作?我推荐了余永定的这本书,并开玩笑说,要20年的,再赠10年。前几日,他告知我已经在海外买到此书,但是读中文还是慢了些。
我私下里想,如果中国故事和经验能够多做一些“汉译英”,是不是就会揭开中国经济奇迹的面纱,让世界一睹中国经济的长卷,受益于中国智慧呢?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21-05-06 第7版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