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盛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5-6
选择字号:
披上外衣的“裸猿”




“裸猿三部曲”(《裸猿》《人类动物园》《亲密行为》),[英]德斯蒙德·莫利斯著,何道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

编者按:

《裸猿》于1967年出版,这部惊世骇俗的人类行为学科普著作一出版就掀起了轩然大波,并成为有史以来最具争议的畅销书之一。

作者德斯蒙德·莫利斯出生于1928年,今年已93岁高龄。2017年, 他在《裸猿》出版50周年纪念版的序言里说:“……它并无惊世之处。我只不过是用一己之见讲述人类的真实情况。”

50多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它?《新科学家》杂志这样说:“《裸猿》从比较动物学和生物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原始先民和部落人的行为模式,涉及的主题有人类进化、性行为、育儿、探索、领地、进食、安抚以及人与动物的比较。读者从中顿悟:现代人的行为模式和远古的祖先息息相关,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是在树栖猿—地栖猿—狩猎猿的进化过程中确定的。”

■叶盛

很多年前,当我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的时候,曾经在同事的实验台上看到了一本书《裸猿》。何为“裸猿”?这个书名令我十分好奇,是一本科幻小说还是一本悬疑小说,抑或是介绍某种新奇灵长类动物的科学读物?待我抛出问题,我的同事哈哈大笑,并把书递给我让我自己寻找答案。翻开这本书,我自己也笑了,因为这种“裸猿”并不新奇,不过就是我们人类自己罢了。

这些年我也涉足了一些图书的翻译与写作工作,经常听到有编辑说,于一本书而言,好的书名便是成功的一半。对于科普图书这类不太容易引起普通读者兴趣的书籍来说,此言诚然不虚。

《裸猿》《自私的基因》《第三种黑猩猩》,这些成功的生命科学科普图书都有着独特而吸引人的书名。就像“裸”这个形容词,无论是在此书初次出版的20世纪60年代末,还是在21世纪的今天,都带有不同寻常的意味,多多少少会引得部分读者驻足。

当然《裸猿》不仅仅有一个哗众取宠的书名而已,它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视角。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指出的,如果“从外星来访的科学家考察我们这个小小行星里的许多生命形式时”,会给人类赋予一个什么样的物种名呢?“可能会用上裸猿吧。”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解剖学也好,新世纪以来的基因组学也好,我们人类都是猿类之中的一种。更严格来讲,我们属于灵长目下面的人猿总科。

这个总科由两个科构成,分别是长臂猿科和人科。人科下面不仅仅只有人类,事实上还包括有猩猩亚科,而人类则属于人亚科。同样的,人亚科下面也不仅仅只有人类所在的人亚族,还包括了黑猩猩亚族。而我们则是人亚族下面的智人物种。

显然,从分类学的角度来看,所有我们可以称之为“某某猩猩”和“某某猿”的动物,全都与我们人类属于近亲。

有人大概会说:这不是进化论早就讲过的吗?的确,人类是从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这在中国可以算是最为深入人心的科学知识之一。但是,恰恰是因为进化,人类是不是就比其他灵长类动物“高猿一等”了呢?

“裸猿三部曲”这套丛书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这套书包括《裸猿》《人类动物园》《亲密行为》,作者德斯蒙德·莫利斯是英国著名的动物学家,他以自己观察研究动物的视角审视了人类这种动物,并旁征博引了当时其他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把人类的行为与动物的行为进行了全面的比较,最终让读者自己发现,人类远远没有摆脱自身的动物本性,不过仍然是一种猿类罢了。

再考虑到我们与其他猿类最显著的外观差异就是失去了全身大部分体表的毛发,那么“裸猿”这一称谓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很多人会认为,强调人类的动物性是对高尚人性的贬低。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越是承认了我们的动物性,越是突显出了人性的伟大。这种荣光并不仅仅属于人类物种的整体,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类个体。

当你忍住了对于糖与油脂的欲望、弃美食而不顾时,你就战胜了我们追逐高热量食物的动物天性;当你谦让他人、不争一时一地之得失时,你就战胜了我们占据领地的动物天性;当你克服自己的恐惧,面对强敌仍敢见义勇为时,你就战胜了我们趋利避害的动物天性。

人性的伟大,就在于我们可以通过思考,扭转激素和本能对我们身体下达的指令,选择“人”的行为方式,而非动物的行为方式。

然而,这并不容易。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个问题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过几千年的思考与争论。

现代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当肿瘤切除手术或是意外伤害导致大脑前额叶区域与边缘系统的联系被切断时,人的本性与逻辑思考便被彻底割裂开来了。这样的病人仍可以对别人的事情高谈阔论,进行正确的逻辑分析,但只要事一关己,他便无法再做出“理性”的判断,而只会跟着动物本性去做决定。如果说这只是极端情况,那么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便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

人类个体通过逻辑思考去指导自身行为的能力肯定是各不相同的,但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遵循自身动物本性去行动的时候。

《裸猿》不再只是空洞地谈论人的动物本性,而是从动物行为学的科学角度来分析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的相似性。

比如我们鼓励孩子长大后要自己去闯荡,而母猴也会在小猴成长到一定年龄时强迫它更多地与猴群里的其它猴子打交道;猿类的幼仔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人类的小孩子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如果得到了细心呵护的话,甚至会延长至成年以后;动物在危险或争斗等紧张的气氛下会做出一些古怪的重复性动作,而我们很多人都会在紧张时做出一些下意识的奇怪行为。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这些细致的科学观察和比较分析令我们相信,人类的确没有摆脱自身的动物本性。

然而恰恰是因为阅读《裸猿》,让我们得以更深刻地了解自身的动物本性,也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种种行为背后动物性的根源。此时我们反而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容易让理智战胜冲动,让思考战胜本能,从而找到自己的“人性”。

因为知道了自己行为的动因,知道了自己欲望的出处,也就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激动”“饱足”或是“惧怕”。

事实上,我们今天所缺乏的,正是对自身行为的理性认知。比如在青少年教育方面,我们从文化的角度,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标准,却忽略了对行为的科学理解。很多家长都鼓励孩子要有外向型的性格,希望孩子都能成为人际交往中的明星。殊不知,适当的内向才是人类动物性的本性。

正如《裸猿》中所指出的,其他灵长类动物都只能熟知自己所属群体内的几十个个体,而人类却要在城市中面对数以万计的陌生人。实际上,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应付不了复杂的社交,通常也只能与几十个人保持熟识。

这样看来,人人都与“社恐”对号入座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丝毫不社恐才是例外的情况,就像作者分析的,“有因职业关系需要和许多人打交道的人……有因特殊心理问题而无法从朋友处求得预期报偿,因而拼命社交以求补偿的人”。了解了这些知识,家长们是不是也可以在给孩子提要求时寻求一种新的平衡呢?

《裸猿》成书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更加贴近大众阅读口味的科学读物的开先河者。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生命科学是近50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一门学科,很多知识都有了颠覆性的革新,《裸猿》中涉及到的一些知识不免也有过时谬误之嫌。

作为生命科学的研究者,我不免在阅读中去查阅一些存疑的知识点。然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大可不必如此。这本书讲述的动物行为知识基本是准确的,而当讨论涉及到人类时,更多的是向读者展示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的行为,并引发读者对于这些人类行为背后动机的深入思考,进而推动读者重新审视人类的地位。

人类自有智慧以来,就一直企图拉开自己与动物的差距。无论是西方宗教还是东方文明,都将“人”奉为高尚的存在。自人类的智慧创立了科学之后,更是不断寻找证据来确立人的特殊地位,比如语言、工具、合作能力等等。

然而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告诉我们,差距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动物也可以学会并掌握人类的语言,动物也可以自发地制造并使用工具,动物也可以合作完成复杂的任务。

人类与动物唯一的本质差别在于,人类有着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目前任何动物没有掌握的。

然而吊诡的是,这种逻辑思维似乎重在传承,是一种后天获得的无形信息,而非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我们把一百个孩子置于无人的荒野中任由他们长大,不要说逻辑思维了,恐怕他们连像样的语言都不会发展出来。即便把孩子的数量提升到一万,甚至是一百万,结果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区别。

换言之,这就是“教化的力量”。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高尚性,通过教化得以实现。教育不仅仅要把人类已有的知识传授给孩子们,更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自己本能的冲动,以及如何运用思考的力量去战胜本能。

在我看来,这就是人类的华服,让我们得以成为披上外衣的“裸猿”。

显然,在这样的关于人类地位的教育中,“裸猿三部曲”这套丛书的阅读是不可或缺的。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21-05-06 第7版 书评)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