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飞跃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3-25
选择字号:
未来智能:人有人用,机有机用

 

《AI 3.0》,[美]梅拉妮·米歇尔著,王飞跃、李玉柯、王晓、张慧译,湛庐文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2月出版,定价:99.90元

■王飞跃

当今最好的人工智能程序到底有多智能?它们是如何工作的?能做些什么?我们有必要担心机器比人类聪明且将很快夺取我们的工作吗?以上这些问题都颇受人们的关注,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梅拉妮·米歇尔的人工智能新著《AI 3.0》以最合适的方式给出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本以独特的方式观察、分析人工智能的优秀著作,不但巧妙地把创造历史的人物与改变世界的技术交织起来,而且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及其未来的前进方向。正如本书英文版的副标题A Guide for Thinking Humans所示,这是一本为思考的人类而准备的著作,值得每位想要弄清人工智能的影响与意义的专业或非专业人士认真地阅读并思考。

初见梅拉妮·米歇尔之名,还是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她与美国科学家侯世达关于类比推理的开创性程序“Copycat”(拷贝猫)时,只因其与当时主流的认知推理方法相去太远,就没有再深入地研究。

20世纪90年代我参加圣塔菲研究所(SFI)的研讨时,与她虽有交集,但无深入交流,不过对她的遗传算法著作An Introduction to Genetic Algorithms印象深刻,她不愧为遗传算法之父约翰·霍兰德教授的高足。

21世纪初,我在就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之后,一直想写一本关于“复杂性科学”的科普书,此时又与米歇尔的《复杂》不期而遇。粗读之后,我认为暂时没有必要再写一本关于复杂性科学的科普书了,因为很难超越她的水平。

《AI 3.0》以侯世达在谷歌的一次内部研讨会上表示自己被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吓坏了”开篇。更具体地说,侯世达是被“音乐智能实验”的优美创作吓坏了,他曾这样说道:“我被EMI吓坏了,完全吓坏了。我厌恶它,并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人工智能对我最珍视之人性的威胁。我认为EMI是我对人工智能感到恐惧的最典型的实例。”

侯世达是米歇尔的导师,亦是《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一书的作者。我曾听说过他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但当时不以为然,一个对人工智能了解如此之深、认识如此之深刻的学者不应过度害怕智能技术。作为一个坚信人工智能只是一项技术,不会主动侵害人类的科技工作者,我当时觉得这可能是由于侯世达远离科研一线太久或年纪增长的原因。

但是,书中侯世达的自白,让我认识到我的猜测不对,真正的原因在于音乐在他的心里有着一种十分神圣甚至神秘的地位。

米歇尔在书中也提到了侯世达与EMI第一次相遇时所说的话:“从孩童时期开始,音乐就令我心潮澎湃,并能将我带入它最核心的地方……然而,对最浅显的音节排序进行模式操纵,却能够产生听起来仿佛来自人类内心的音乐,一想到这里,我就非常非常不安。”

在《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一书的最后,侯世达曾列出关于人工智能的“十大问题和猜想”,其中第一个就是关于音乐的。那时他认为计算机可以谱写出优美的音乐,但并不会很快实现,因为音乐是一种关于情感的语言,在程序能够拥有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这种复杂的情感之前,它绝无可能谱写出任何优美的作品。

讨论完对人工智能的“恐惧”之后,再来看看人工智能对人类工作的冲击。近年来,在这方面总有许多令人担忧的言论,如“机器取代人”“人工智能将使50%~70%的人失业”,有些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和企业家甚至声称人工智能的兴起意味着人类文明的终结。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导致人类大规模失业,作者在本书中做了许多论述。

正如哲学家黑格尔所揭示的,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

人类在过去100多年内至少经历了三次这种担心,这就是“老”“旧”“新”三次IT变革。当年,人们对老IT(工业技术)的担心远大于今天我们对新IT(智能技术)的担心。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纺织工业诱发“羊吃人”现象,女王担心机器的大规模使用将使她的臣民变成乞丐,民众更是揭竿而起,干脆一把火将机器烧了。

70多年前,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和数字计算机的出现开启了旧IT(信息技术)的变革,又一次引发社会对机器取代人类工作的担心。为此,维纳还发表了《人有人的用处》来专门讨论这一问题,其中特别强调“信息永远不能取代启迪”。

启迪是语言和想象的核心功能,因此机器及其生产的代码与信息根本无法取代人类,而且,计算机还为“机器取代人”做了一个绝好的说明。20世纪50年代之前,英文中“computer”一词其实是指从事计算工作的人类,但今天作为机器的“computer”已经完全代替了作为人类的“computer”;然而,被称为“computer”的机器,不但没有使人类大规模失业,而且还为人类创造了更好、更多的新工作,比如程序员、架构师、算法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等。

事实胜于“恐”辩,尽管机器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短暂的社会错位,使一些人失去工作,但不会造成人类的大规模失业,相反,机器能够创造出更多、更好、适合人类的工作,推动社会进步。

40多年前,侯世达提出的问题和猜想,吸引了年轻的米歇尔转行随其学习和研究人工智能。现在,米歇尔在本书的结语中也提出了当下人工智能领域备受关注的六个问题及其答案或推测,这本质上也是对未来智能技术发展的探讨与期望。

在此意义下,将本书中文版命名为《AI 3.0》也算合理。我个人更是坚信,人工智能必须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逻辑智能(AI 1.0)和近20年来作为主力的计算智能(AI 2.0),向人机混合、虚实交互的平行智能(AI 3.0)迈进。

未来的智能科技,必须将人以新的方式置于核心地位,切实落实“人有人用,机有机用”的根本原则。

英国政治哲学家和经济学者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曾说:“科学走过了头,自由将无容身之地。”同理,智能越过了界,人性将无处安身。

如何保证人工智能不越界?根据广义哥德尔定理,我们不是不相信智能技术,我们只是不相信智能技术背后的人类。因此,人工智能的合法合规,必须依靠人类本身的文明和法制保证,智能科技只能起辅助作用。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本文系《AI 3.0》推荐序,有删减)

《中国科学报》 (2021-03-25 第7版 书评)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