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明(中)与她所支教山村的孩子们。
■本报通讯员 吴奕
“国家培养一名大学老师不容易,即使退休了,我也可以继续发光发热,为社会做点什么。”在贵州省黎平县水口镇平善村义务支教多年,69岁的江苏大学退休教师吴一明说,是这一方水土滋养了她,让她的晚年生活自得又宁静,这就是最好的安排。
自在寻梦
2007年从江苏大学教务处退休后,吴一明把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她先后返聘到江苏大学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工作,工作之余喜欢旅游、唱歌、打球。
一次赴藏旅游的经历改变了她的选择。2014年5月,吴一明独自一人完成了28天的西藏阿里行。攀爬海拔5670米的卓玛拉山口时,吴一明高原反应严重,是13岁小向导巴桑吉达帮助背行李,不停地鼓励她无论如何也要坚持走回塔尔钦。
这次旅途让吴一明感到无比震撼。交谈中,吴一明得知巴桑吉达没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她暗暗下决心要帮助像巴桑吉达这样的孩子,让他们学习文化。
支教!这个念头在吴一明的心头萌芽。此后,她就把自己的出行定义为“三合一”,“一边旅游一边休闲,更重要的是踩点,寻找合适的支教地点”。
2014年7月,吴一明来到了贵州凯里。事先她通过网络联系到了三棵树渔寨小学,带去了学校急需的30套水写布、30个魔方和2块上海牌男表。吴一明匆匆待了三天就又上路了,“支助这所学校的人很多,我要去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地方”。
吴一明偶然来到黎平县堂安村。在该村村支书热情挽留下,2014年9月8日,吴一明便在堂安村幼儿园开始了支教生活。2015年,她又来到了平善村幼儿园任教。
“遇见仿佛就是一种神奇的安排,也是一切的开始。”吴一明说。
坚持陪伴
一名教大学《工程图学》的老师能教好幼儿园娃娃吗?吴一明回忆起在堂安村幼儿园支教初始的时光,依然能感到当时的手足无措。
“一走进教室,40个孩子就把我团团围住,跑来跑去、大呼小叫,年龄小的开始哭闹……半小时不到,我的头都要炸了。”支教第一天,吴一明就打起了退堂鼓。
然而,上世纪70年代大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特质在她身上显现无遗。她自学了幼教课程,学起了弹琴、剪纸、美术、游戏……慢慢摸索出了一套带娃的方法。她把孩子按照年龄大小搭配,分成兴趣小组。每个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由乖巧、懂事的大孩子担任组长。她先对组长进行培训,负责玩具收集、书本分发等事宜,让组长当自己的小助手。慢慢地,孩子们上课迟到的现象减少了,也知道了要排队讲秩序、遵守课堂纪律。
“孩子们经常给我惊喜。早晨我一踏进教室,他们已经自发地站好,边鞠躬边齐声叫‘老师好’。”吴一明说。
每年寒暑假,吴一明就会返回江苏。教过的孩子最大的已经升入小学六年级,吴一明还经常记挂着他们。2020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影响,孩子们都留在家中上网课。远在苏州的吴一明生怕孩子们在家中放松学习,立刻在网上购买了练习册邮寄给他们。
与爱同行
2014年至今,吴一明一直在少数民族侗寨、苗寨幼儿园志愿支教。
七年间,她经历过很多,泥石坍塌、停水停电、缺粮无菜、同事调离;亲眼见证了贵州黎平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她也越来越依恋平善村这个小山村。她甚至说,自己闭着眼睛都能在平善爬山。
是什么让她坚持?吴一明纠正说,这不是坚持而是一种向往。
在这里,她一直感受到与爱同行。临行前,江苏大学关工委负责同志告诉她:“我们支持你山区支教,有什么困难,我们都会帮助你。”江苏大学离退休老同志、在校教职工、校友捐资捐物,社会爱心人士捐赠图书、儿童课桌椅、校服、运动鞋等,不少爱心人士还携带学习用品专程来到山村看望这些孩子……吴一明说,“我不是一个人在支教,还有着无数的同行者。”
在这里,她也感受着这片大山的滋养。海拔800米的平善村,村民们种地灌水、挑肥育秧、割草喂牛,80%多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妇女顶了大半个天。说来奇怪,吴一明在平善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大学时代,学什么、写什么,都能学得进、记得住,“感觉心很安静”。
实际上,吴一明也有着多重的压力。母亲年迈、孙女上学需要照顾、老同学呼唤她返回……2017年初,因父亲离世,吴一明伤心不已,患上急性肺炎住院半个多月。出院没两天,她就坚持赶往平善,因为“在平善我最容易恢复,小朋友的笑容于我而言是最好的治愈”。
“吴老师和我们的村民打成一片,大家都把她当作自家人。”水口镇中心校校长裴朝阳说,平善村的孩子都把吴一明叫作“老师奶奶”。
这样的山区支教还要多久?吴一明说,只要平善村的孩子需要,自己也能走得开,她就会一直做下去。
《中国科学报》 (2021-03-09 第8版 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