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静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0-21
选择字号:
医美前,收下这份知识大礼包
——关于审美、整形史和容貌焦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报记者 张文静

“我就想做这样的双眼皮。”十多年前,还在攻读整形外科硕士的刘韬滔,在门诊部见到了一位就诊者。她举着日本明星滨崎步照片的情景,让他至今记忆犹新。刘韬滔记得,自己当时花了很长时间告诉她,这样的双眼皮并不适合她的面部条件。

十多年后,作为整容模板的男女明星换了一茬又一茬,而期望通过一台手术打开变美之门的人,只增不减。在名目繁多的整形手术背后,人们对其中的科学与美学,又了解多少?

内眦赘皮VS高鼻大目

从到北京攻读整形外科专业开始,刘韬滔养成了一个习惯——有空时就到中国国家博物馆或中国美术馆逛逛,在美术馆东边的三联书店待上大半天,再去旁边的陕西面馆吃上一碗酸汤水饺。

他知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整容外科医生,不仅要专业技能过硬,还需要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而对于从县城考到北京的自己来说,博物馆与书店就是提高审美的最佳场所。虽然后来刘韬滔转到重症医学并成为了北京医院外科ICU的副主任医师,这样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

也许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医学专业,像整形外科一样,成为一门医学技术与社会审美杂糅的艺术。而每一位整容者作出的选择,包含的是其对美与自我的认知。

离开整容外科专业后,刘韬滔仍一直关注学界进展,几年前在机缘巧合下开始做整形方面的科普。在最近出版的《整形密码:整形手术背后的科学与美学》中,他探讨了不同人体部位的审美流变与整形手段。

比如,很多人在内侧眼角前方都长有半月形的皮肤褶皱,遮挡了一部分内眼角,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内眦赘皮。内眦赘皮矫正术,俗称“开眼角”,是整形外科中最普遍的手术之一。去除内眦赘皮,会在一定程度上让眼睛更大、眼距更窄、更显立体,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开眼角后会变美的原因。然而,刘韬滔说,很多向他咨询的人将内眦赘皮看作不可容忍的生理畸形,“这就走向了极端”。

内眦赘皮是东亚民族显著的面貌特征。“在东北亚地区,内眦赘皮的发生率高达50%。内眦赘皮把眼角的泪湖遮挡住,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有学者认为,这是人类进化中对多风沙环境的适应。”刘韬滔说,而我们对内眦赘皮的负面态度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刘韬滔曾在博物馆中看到两幅唐代壁画《胡人备马图》和《胡人打马球图》,画中男子高鼻大目,符合我们对西方人的典型印象。但在唐代画家的笔下,却看不出任何俊朗之处。

“可见,唐代时,中国人对西方人五官的认可并不像现在这么高。”刘韬滔说,“后来,在强势欧美文化的影响下,大多数人觉得去掉内眦赘皮的眼睛更美一些。如今,随着我们对自身容貌特点认识的加深、文化自信的提升,我们对自身容貌特征的接纳度更高,无论是整形还是化妆,都更倾向于抛弃所谓的‘网红脸’、追求东西方特点的融合。”

美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一种主观感受?这个历史悠久的美学难题,也令整形外科医生纠结。“人体美学的客观规律可以被发现和掌握,这是整形外科技术得以展开的前提。但大众所接受的审美观念在不同时空之下会受到环境和文化的显著影响。”刘韬滔说,“整形医生和患者都需要明白,自己为什么去实施一项手术方案。是治疗器质性病变,还是改善功能,抑或只是通过改变人体形态来获得美学意义上的改变?这是整形美容外科不同于其他医学专科的地方。”

整形外科的推手除了战争还有资本

如今,提到整形,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变美。“其实,整形外科的范畴比大家通常的认知更加丰富。”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治医师李一琳告诉《中国科学报》。她所在的医院,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北京八大处整形医院。在这家医院里,有唇腭裂、耳整形再造、颅颌面、瘢痕综合治疗等多个学科中心。“修复损伤等方面的病人比来美容的多。”

实际上,整形术在诞生之初就与变美没什么关系,而是为了再造缺损的器官。西方整形外科医学理论认为,整形术肇始于公元前800年的古印度。一位名叫苏胥如塔的赤脚医生,把他帮人再造鼻子的医术记录在手札《认识生命之书》中。古印度有劓刑,断鼻再造术因此风行。

19世纪上半叶,整形手术的理论体系开始发育。1838年,德国医师爱德华·塞斯在书中首次用了“整形外科”(Plastic Surgery)一词。“plastic”源于拉丁文和希腊文,是塑形或形成的意思,塞斯将这个词定义为“专注于修复重建人体缺失部分的手术”。

战争推动了整形技术的发展,从一战开始,整形外科开始在医学界确立地位。“医疗技术的进步又带来了新的理念。”刘韬滔说。人们将整形手术与变美相连,整形外科逐渐演化为两个分支:一是使残肢断臂、缺鼻少耳恢复正常的外观和功能,称为整形再造外科;另一种是改善人体正常结构和形态,称为整形美容外科。

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变美的欲望与资本的力量相结合,整形外科在今天蓬勃发展。“加上许多前往整形医院的就诊者自身健康、并无疾患,因此相较于其他医学专科,整形外科呈现出高度市场化的特点。”刘韬滔说。

一方面,大量的整形广告、整容“成功”的网红案例,让人们认为通过整形变美轻松简单;另一方面,人们对美的定义不断变化,但动过刀的面容很难再做修改,而现实中各种失败甚至危及生命的整形案例又让人触目惊心,对整形医生和机构的声讨比比皆是,又让很多人视整形为洪水猛兽。

“我们对待整形的复杂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也因为对整形手术缺乏了解。”刘韬滔说,这也是他近年来一直在做整形科普的原因。

最完美的身体只存在于解剖图里

“做了整形就一定能变美。”这在李一琳看来,是整形外科门诊就诊者最大的误区之一。“他们的期望值很高,但其实整形手术的收益和风险是同时存在的。大家都是奔着变美来的,但很少想到手术的风险、如果手术后反而没有之前好看或者出现了并发症怎么办。”李一琳说,“所以如果想要整容,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并且与医生多做沟通,有任何疑问都要与医生商量。”

在刘韬滔看来,很多患者还涉及心理上的问题。刘韬滔接触过一位病人,她小时候特别瘦,中学时被同学霸凌,后来就很抑郁,变得肥胖。20多岁时,她开始健身,直到现在体态都保持得非常好,五官也很端正标致,但她仍然存在很严重的容貌焦虑。“我觉得她比我在生活中遇到的90%以上的女孩形态都好,几乎达到运动员的标准,却仍然对自己的容貌不满意。这种情况显然更需要做一些心理干预。”

回想起当初有不少患者拿着一张照片就来找医生做整形的情景,刘韬滔说,对于整形医生来说,做整形美容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合患者的方案,通过尽可能小的创伤对存在的缺陷进行矫正,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面貌和形态特征,但同时保留其自身的容貌特点。在这一点上,医生的手术操作与跟患者的沟通同样重要。

“这也是我做整形科普的初衷,让大家思考自己什么样子是好看的、为什么这样会更好看,并且在自己选择整形治疗项目时,知道哪个项目更适合自己。”刘韬滔说,“近些年来,资讯越来越发达、人们整体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总体来看,人们的审美越来越好,整形选择也更趋于理性。”

而谈到美,李一琳说:“我看到的最完美的身体,只存在于医学书的解剖图里,那些五官的比例、骨骼的形态、线条的走向,都无比完美。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从未见到过这样的人。可这些不那么‘完美’的人,有的美丽动人、顾盼生姿,有的气场强大、魅力十足。美是多元的,了解自己的美、从容地接受自己,对人生更加重要。”

《中国科学报》 (2021-10-21 第5版 文化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