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发布时间:2025/8/4 16:27:56
选择字号:
FCSE | 纳米晶低硅X沸石作为快速捕获放射性锶的高效离子交换剂

论文标题:Nanocrystalline low-silica X zeolite as an efficient ion-exchanger enabling fast radioactive strontium capture

期刊: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作者:Hyungmin Jeon, Susung Lee, Jeong-Chul Kim, Minkee Choi

发表时间:15 Sep 2024

DOI:10.1007/s11705-024-2449-6

微信链接:点击此处阅读微信文章

核能源作为低碳电力的重要来源,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关键意义,但其产生的核裂变副产物需要谨慎处理,尤其是放射性核素如90Sr²+和137Cs+。其中,90Sr²+因半衰期长且水溶性高,对环境和生物安全构成长期威胁。在传统处理中,NaA沸石被广泛用于捕获90Sr²+,但其4.0 Å的狭窄微孔开口、微米级晶体尺寸及水合Sr²+本身的体积庞大,导致离子交换动力学缓慢,限制了实际应用效率。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Minkee Choi教授等在《化学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发表了题为“Nanocrystalline low-silica X zeolite as an efficient ion-exchanger enabling fast radioactive strontium capture”(纳米晶低硅X沸石作为快速捕获放射性锶的高效离子交换剂)的研究论文,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制备了纳米晶低硅X型沸石(LSX),显著提升了放射性锶的捕获效率。

本研究通过降低合成凝胶的水含量以提高成核速率,并引入甲基纤维素水凝胶作为晶体生长抑制剂,成功制备了三种LSX样品(LSX-1、LSX-2、LSX-3);其中LSX-3的晶体尺寸仅约340 nm,显著小于NaA的2.9 μm。材料表征结果进一步验证了LSX的优势:X射线衍射(XRD)分析显示,三种LSX样品均具有高结晶度且仅呈现FAU拓扑结构特征峰;随着LSX-1到LSX-3的合成条件调整,XRD峰的宽度逐渐增加,表明晶体尺寸逐渐减小。氮气(N2)吸附-脱附等温线显示,NaA因LTA拓扑结构的狭窄微孔(4.0 Å)在77 K下几乎无N2吸附;而LSX样品凭借FAU拓扑的大微孔(7.4 Å),呈现出典型的I型等温线。扫描电镜观察显示,NaA晶体尺寸约2.9 μm,而LSX-1、LSX-2、LSX-3的晶体尺寸分别为3.1 μm、1.8 μm和0.34 μm。此外,LSX保持了高结晶度和Al-rich骨架(Si/Al ≈ 1.00),所有铝位点均为四面体配位,确保了对Sr²+的高吸附容量和选择性。

图1 (a) 沸石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b) 沸石样品在77 K下的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c)NaA、(d)LSX-1、(e)LSX-2 和(f)LSX-3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

在Sr²+离子交换行为研究中,LSX展现出显著优势。批量实验表明,尽管LSX与NaA在平衡条件下的Sr²+吸附容量相近,但LSX的动力学常数远超NaA。其中,LSX-3的伪二级动力学常数是NaA的18倍以上,有效扩散时间常数为NaA的12倍。这得益于LSX具有更大的微孔开口和更小的晶体尺寸,显著缩短了水合Sr²+在孔道内的扩散路径。

图2 (a) 沸石样品在Sr²+浓度为100 mg·L-¹溶液中的Sr²+离子交换动力学曲线;(b)归一化Sr²+吸附量与时间平方根的关系图

竞争离子实验显示,LSX与NaA在模拟地下水和海水中对Sr²+的去除效率相近,但LSX在固定床连续流实验中表现更优——其穿透体积达3660 BV,是NaA的5.5倍,表明其在动态条件下的离子交换效率更高。

图3 NaA和LSX-3沸石的固定床柱吸附Sr²+效果

研究表明,纳米晶低硅X型沸石通过FAU拓扑结构的大微孔开口和纳米级晶体尺寸,显著提升了水合Sr²+的扩散速率,其离子交换动力学较传统NaA沸石提高18倍以上。尽管两者在平衡吸附容量上相当,但LSX在动态条件下的穿透体积优势使其成为替代NaA用于放射性锶去除的有力候选材料。该研究为核废料处理中高效离子交换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引用信息

Hyungmin Jeon, Susung Lee, Jeong-Chul Kim, Minkee Choi. Nanocrystalline low-silica X zeolite as an efficient ion-exchanger enabling fast radioactive strontium capture. Front. Chem. Sci. Eng., 2024, 18(9): 98 https://doi.org/10.1007/s11705-024-2449-6

本文来自

Porous materials for catalysis and separation

扫描二维码 | 查看原文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hep.com.cn/fcse/EN/10.1007/s11705-024-2449-6

《前沿》系列英文学术期刊

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学术期刊,于2006年正式创刊,以网络版和印刷版向全球发行。系列期刊包括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四个主题,是我国覆盖学科最广泛的英文学术期刊群,其中12种被SCI收录,其他也被A&HCI、Ei、MEDLINE或相应学科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系列期刊采用在线优先出版方式,保证文章以最快速度发表。

中国学术前沿期刊网

http://journal.hep.com.cn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微型中微子探测器有望检验物理定律 一道“超级闪电”刷新最长闪电纪录
量子电池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 《科学》(2025073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