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ethane 发布时间:2025/8/1 10:01:06
选择字号:
文献清单:“甲烷重整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方向 | MDPI Methane

期刊名:Methane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methane

甲烷重整(Methane Reforming)是将甲烷转化为合成气(H2+CO)的关键技术,在氢能经济和碳资源利用领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该技术主要包括蒸汽重整(SMR)、干法重整(DRM)和部分氧化重整(POM)三种路径。

蒸汽重整(CH4+H2O→3H2+CO)作为工业制氢的主流工艺,成熟度高但能耗较大。近年来,催化剂体系优化聚焦于镍基催化剂的抗积碳改性,通过添加CeO?、La?O?等助剂提升稳定性。干法重整(CH4+CO2→2H2+2CO)能同时转化两种温室气体,但面临积碳和催化剂烧结的双重挑战。部分氧化重整则因放热特性具备快速启动优势,贵金属(Pt、Rh)催化剂展现出优异性能。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甲烷重整与CCUS技术的集成成为重要方向,特别是将CO?作为原料的DRM工艺,有望实现碳资源的循环利用。此次主要分享甲烷重整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旨在集中展示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1. Fisher–Tropsch Synthesis for Conversion of Methane into Liquid Hydrocarbons through Gas-to-Liquids (GTL) Process: A Review

天然气制液体燃料(GTL)工艺中费托合成转化甲烷为液态烃的研究综述

Methane 2023, 2(1), 24–43; https://doi.org/10.3390/methane2010002

文章亮点:

(1)天然气制液体燃料(GTL)技术通过合成气制备和费托合成(FTS)两步间接转化工艺,可将天然气转化为清洁柴油、石脑油及润滑油等多种高碳烃类化合物。

(2)本综述探讨了蒸汽甲烷重整、部分氧化、两步重整及自热重整等合成气制备方法,重点阐明了实现适宜H2/CO比对GTL工艺效率的关键作用。

(3)研究指出需通过催化剂技术与反应器系统的创新突破,重点发展催化部分氧化工艺(CPO),以提高重质烃选择性并降低生产成本。

(4)GTL技术面临的核心挑战包括:开发高效催化剂体系、提升陶瓷膜反应器稳定性,以及解决费托合成中的催化难题,从而实现高辛烷值汽油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优化制备。

2. Research Progress on Stability Control on Ni-Based Catalysts for Methane Dry Reforming

甲烷干重整镍基催化剂稳定性控制研究进展

Methane 2024, 3(1), 86–102; https://doi.org/10.3390/methane3010006

文章亮点:

(1)本研究聚焦CH4-CO2重整(甲烷干重整,DRM)技术,该技术可将温室气体转化为合成气,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效途径。

(2)镍基催化剂在DRM反应中易因烧结和积碳而失活,这一稳定性问题严重制约其工业化应用。

(3)本综述系统阐述了DRM反应机理与失活机制,深入分析了催化剂活性组分、载体及界面结构对稳定性的调控规律。

(4)基于上述认识,提出了高稳定性DRM镍基催化剂的设计策略,为开发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催化剂提供理论指导。

3. Efficient Performance of the Methane-Carbon Dioxide Reform Process in a Fluidized Bed Reactor

流化床反应器中甲烷-二氧化碳高效重整工艺研究

Methane 2023, 2(1), 56–64; https://doi.org/10.3390/methane2010004

文章亮点:

(1)采用细颗粒镍基催化剂,在973 K温度及常压条件下,流化床反应器实现了CO2-CH4重整反应的高效运行。

(2)反应器最小流化速度为3.11×10−3 m/s,操作表面速度达1.84×10−2 m/s,在此条件下甲烷转化率为45%–51%,合成气收率高达97%。

(3)基于CO2调控策略的反应体系涉及甲烷裂解、逆布杜反应及逆水煤气变换(RWGS)等关键反应步骤。

(4)创新设计的双区反应器实现了表面反应与催化剂再生的同步进行,采用CH4/CO2配比1:1.5的进料条件,所得合成气H2/CO比的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高度吻合。

4. Dry Reforming of CH4 Using a Microreactor

微反应器中甲烷干重整反应研究

Methane 2024, 3(2), 346–358; https://doi.org/10.3390/methane3020019

文章亮点:

(1)本研究首次采用Ru/Al2O3钌基催化剂,在微反应器中对含甲烷、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行干重整反应。

(2)通过系统考察接触时间、反应温度和进料组成等关键参数,明确了各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规律。

(3)研究确定最佳操作条件为:接触时间80毫秒、反应温度700 ℃、CH4:CO2为1:1。

(4)扩散限制评估表明体系不存在传质阻力,这为在微反应器环境中测定本征反应动力学提供了可能。

5. Effect of Metal Dopant on the Performance of Ni@CeMeO2 Embedded Catalysts (Me = Gd, Sm and Zr) for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金属掺杂对Ni@CeMeO2(Me = Gd、Sm、Zr)嵌入催化剂在甲烷干重整中性能的影响研究

Methane 2022, 1(4), 300–319; https://doi.org/10.3390/methane1040023

文章亮点:

(1)本研究系统探究了Gd、Sm、Zr三种金属掺杂对Ni@CeMeO2催化剂在甲烷干重整反应中的性能影响,重点阐明了掺杂元素对催化剂结构与稳定性的调控机制。

(2)研究发现:Zr掺杂可显著提升催化剂热稳定性,并促使形成更小尺寸的Ni纳米颗粒,而Gd和Sm掺杂则会导致Ni颗粒发生烧结现象。

(3)掺杂元素特性对二氧化铈还原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Zr掺杂通过晶格畸变促进氧扩散;Gd和Sm掺杂主要通过形成氧空位影响二氧化铈还原程度。

(4)由于较小的Ni颗粒尺寸以及较高的二氧化铈还原性,Ni@CeZrO2催化剂没有形成积碳。相较Ni@CeGdO2和Ni@CeSmO2催化剂,可以有效抑制积碳并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黑洞背后竟藏神秘“第三者” 纳米级“清道夫”专治眼睛里的隐形炸弹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首栋建筑提前完工 寻找外星生命的希望正迅速破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