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ngineering 发布时间:2025/7/8 14:03:06
选择字号:
中国海洋大学团队:双层多糖水凝胶助力益生菌肠道靶向口服给药 Engineering

论文标题:A Double-Layer Polysaccharide Hydrogel (DPH) for the Enhanced Intestine-Targeted Oral Delivery of Probiotics

期刊:Engineering

DOI:https://doi.org/10.1016/j.eng.2023.05.024

微信链接:点击此处阅读微信文章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薛长湖教授、毛相朝教授共同带领科研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发表了题为“A Double-Layer Polysaccharide Hydrogel (DPH) for the Enhanced Intestine-Targeted Oral Delivery of Probiotics”的研究论文,开发出一种双层多糖水凝胶(DPH),可有效提升益生菌肠道靶向口服给药效果,为肠道健康研究带来新进展。黄文灿、王文杰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薛长湖、毛相朝为论文通讯作者。

肠道微生物群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补充益生菌能调节其平衡,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然而,胃酸、消化酶和肠道胆盐等恶劣的胃肠道环境,严重限制了益生菌的生物利用度和肠道定植能力。目前,提高益生菌在胃肠道的耐受性、靶向释放能力和黏附特性成为研究关键。

此次研发的 DPH 具有独特双层结构,内层为羧甲基纤维素(CMCL)超分子,外层为海藻酸二醛(DAA)交联羧甲基壳聚糖(CMCS)。在胃部酸性环境中,DPH 呈封闭笼状,外层吸收液体形成屏障,保护益生菌免受胃液侵蚀;进入肠道弱碱性环境后,笼状结构打开并分解,释放益生菌。

图1. DPH示意图。(a)DPH设计原理;(b)肠道靶向递送机制。

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实验对 DPH 的性能进行了全面评估。在生物相容性方面,细胞活性试验和血液学指标评估显示,DPH 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不会引起血液学指标异常,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体外耐药性实验表明,DPH 包埋的益生菌在人工胃液和模拟肠道液中表现出强大耐受性,未包埋的益生菌在接触人工胃液 2 小时后全部死亡,而 DPH 包埋的益生菌在暴露 4 小时后存活率仅下降 14.2%。

在动物实验中,DPH 的优势更为显著。以小鼠和兔子为模型,实验结果显示,DPH 包埋的益生菌口服生物利用度大幅提升。在小鼠模型中,灌胃 12 小时后,DPH 组在肠道、肠内容物和粪便中的益生菌数量分别是对照组的 252.2 倍、13157.9 倍和 7549.0 倍。同时,DPH 包埋的益生菌黏附能力增强,能更好地在肠道定植。

此外,研究人员还测试了 DPH 包埋益生菌对沙门氏菌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DPH 组对沙门氏菌生长有很强抑制作用,能有效减轻结肠炎相关症状,降低炎症反应。同时,DPH 包埋的益生菌能提高肠道短链脂肪酸浓度,进一步证明其可提升益生菌生物利用度和活性。

该研究表明,DPH 能有效保护益生菌,提高其在胃肠道极端环境下的存活率,增强黏附能力和肠道定植能力。未来,DPH 有望成为理想的肠道靶向递送载体,为肠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信息:

A Double-Layer Polysaccharide Hydrogel (DPH) for the Enhanced Intestine-Targeted Oral Delivery of Probiotics

双层多糖水凝胶增强益生菌肠道靶向口服给药效果

作者:

Wen-Can Huang#, Wenjie Wang#, Wei Wang, Yanan Hao, Changhu Xue*, Xiangzhao Mao*

引用:

Wen-Can Huang, Wenjie Wang, Wei Wang, Yanan Hao, Changhu Xue, Xiangzhao Mao. A Double-Layer Polysaccharide Hydrogel (DPH) for the Enhanced Intestine-Targeted Oral Delivery of Probiotics. Engineering, 2024, 34(3): 187–194

开放获取论文:

https://doi.org/10.1016/j.eng.2023.05.024

更多内容

李兰娟院士团队新方法:检测特定肠道菌群评估微生态平衡

江南大学新型模型精准筛选益生菌,勇战骨质疏松等代谢疾病

Engineering 2025年5月刊目录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专题

人工智能的发展:实现数据集、AI模型、建模软件和硬件体系逻辑结构的一致性?

Engineering征稿启事:人工智能赋能工程科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