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师陈映波/张晓实和副主任医师聂润聪团队系统评估了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联合SOX(S-1+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32例受试者的主要病理缓解率达50.0%,病理完全缓解率达28.1%。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
“该研究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围术期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依据。”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陈映波表示,NEOSUMMIT-03是一项II期前瞻性、非随机、开放标签的临床研究,旨在评估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联合SOX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有效性,以期为这一难治性肿瘤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据介绍,该研究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期间,纳入了32例诊断为cT3-4aNanyM0或cT1-2N+M0的局部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3个周期的术前替雷利珠单抗联合SOX化疗,随后进行手术,并在术后继续接受5个周期的相同治疗方案。研究的主要终点为主要病理缓解率,次要研究终点为病理完全缓解率、无事件生存期、总生存率和安全性等。
研究结果显示,主要病理缓解率达到50.0%,原发灶的完全病理缓解率为28.1%,原发灶及淋巴结的完全病理缓解率为25.0%。18个月的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期分别达到84.4%和74.4%。这一结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案,凸显了替雷利珠单抗联合SOX化疗在提升病理缓解率方面甚至改善局部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生存预后方面的突出优势。
在安全性方面,术后30天内无死亡病例,整体安全性与既往报道的免疫治疗联合一线化疗研究结果相似,表明该治疗方案耐受性良好且风险可控。这一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替雷利珠单抗联合SOX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该研究通过深入的亚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患者群体间的治疗反应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肠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在主要病理缓解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弥漫型或混合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值得注意的是,CPS≥5的患者和CPS<5的患者之间的主要病理缓解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这一发现提示Lauren组织学分型相较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状态可能具有更优的治疗反应预测价值。
该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不仅深化了对胃癌个体化治疗策略的认识,更为未来探索精准生物标志物组合、优化治疗方案指明了研究方向。
NEOSUMMIT-03研究作为一项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单臂II期试验,是首个针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围术期免疫联合化疗临床研究。目前,一项设计严谨的多中心II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NEOSUMMIT-03B)正在积极推进中,有望进一步验证该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来源:中国科学报 朱汉斌)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392-025-02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