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irzepatide用于非糖尿病肥胖患者体重管理的疗效与安全性:科学综述 |
|
论文标题:Efficacy and Safety of Tirzepatide for Weight Management in Non-Diabetic Obese Individuals: A Narrative Review
论文链接:https://www.mdpi.com/2673-4168/5/2/26
期刊名:Obesities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obesities
引言:肥胖治疗的药物新进展
全球肥胖患病率持续上升,截至2021年,已有超过20亿成年人受超重或肥胖影响。肥胖作为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其长期管理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挑战。近年来,以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为代表的药物疗法取得了显著进展,而Tirzepatide作为一种新型双重GIP/GLP-1受体激动剂,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显著的减重效果和代谢改善作用。
研究方法与纳入文献
本综述基于2022年至2025年3月期间发表的17项临床研究,包括多项随机对照试验(如SURMOUNT系列)和Meta分析,共纳入约26,090名非糖尿病肥胖或超重成人。研究评估了Tirzepatide在5 mg至15 mg每周一次剂量下的疗效与安全性,治疗周期从16周至88周不等。
主要疗效结果
1.显著且持续的体重下降
•SURMOUNT-1(72周):Tirzepatide 15 mg组平均体重下降20.9%,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3.1%;57%的参与者体重下降≥20%。
•SURMOUNT-3(72周):在完成12周生活方式干预后,Tirzepatide组进一步减重18.4%,而安慰剂组体重回升2.5%。
•SURMOUNT-4(88周):持续治疗组维持25.3%的总体重下降,停药组则出现14.0%的体重反弹。
•SURMOUNT-CN(中国人群):Tirzepatide 15 mg组平均体重下降17.5%,85.8%的参与者实现≥5%的减重目标。
2.剂量依赖性效应
在多项研究中,Tirzepatide的减重效果呈剂量依赖性,15 mg剂量组的效果最为显著。
3.优于其他药物的减重效果
Meta分析显示,Tirzepatide在实现≥5%、≥10%和≥20%体重下降方面的效果优于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
心血管代谢获益
除体重管理外,Tirzepatide还表现出多方面的代谢改善作用:
•血压与血脂:收缩压平均下降4.4–7.7 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
•胰岛素敏感性:空腹胰岛素水平下降33.3–43.6%,胰岛素抵抗改善。
•心血管风险:一项事后分析显示,Tirzepatide治疗组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评分相对下降23.5%。
•身体成分改善:内脏脂肪组织和总体脂肪量显著减少,腰围平均缩小14.0–18.5 cm。

安全性概况
Tirzepatide的安全性与其他GLP-1受体激动剂相似:
•常见不良事件:胃肠道反应(恶心、腹泻、便秘)最为常见,发生率约31–35%,多为轻至中度,且多见于剂量递增阶段。
•停药率:因不良事件导致的治疗中止率普遍低于7%,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
•严重不良事件:低血糖及其他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在合并心力衰竭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的患者中仍表现良好耐受性。
生活质量与长期管理
多项研究通过验证的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显示,体重下降幅度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呈正相关。实现≥20%体重下降的患者在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及整体健康感知方面改善最为显著。
然而,肥胖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需长期管理。SURMOUNT-4研究结果强调,持续治疗对维持体重下降至关重要,停药会导致体重显著反弹。
局限性与未来方向
尽管Tirzepatide在短期内表现出优异的疗效与安全性,以下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长期安全性:目前最长研究周期为88周,更长疗程下的安全性数据尚不充分。
•真实世界效果:临床试验中的高依从性可能在日常诊疗中难以完全复制,成本、保险覆盖及患者教育等因素将影响实际疗效。
•特殊人群数据:在儿童、青少年及部分合并症人群中的应用证据仍然有限。
•新一代药物比较:与Retatrutide(GIP/GLP-1/胰高血糖素三重激动剂)等新药的直接比较研究尚未广泛开展。
结论
Tirzepatide作为首个获批的双重GIP/GLP-1受体激动剂,在非糖尿病肥胖成人中表现出显著的体重下降效果和代谢综合获益,其安全性可控,整体风险-获益特征良好。随着其在全球多个国家获批用于慢性体重管理,Tirzepatide有望成为肥胖药物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未来需进一步开展长期随访研究、真实世界效果评估及与其他新药的比较试验,以全面确立其在肥胖治疗路径中的地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