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Biophysics Reports 发布时间:2024/5/7 15:14:27
选择字号:
Biophysics Reports 文章精要:细胞迁移体的成像观察方法

论文标题 :Seeing is believing: observation of migrasomes

期刊:Biophysics Reports

作者:黄雨薇,俞立

发表时间:2024年2月

DOI:10.52601/bpr.2023.230024

近日,Biophysics Reports在线发表了清华大学俞立教授为通讯作者,西安交通大学黄雨薇为第一作者的文章“Seeing is believing: observation of migrasomes”。该文章系统总结并分步阐述了细胞迁移体成像观察的技术方法,包括细胞培养、标记、成像、体外重构和数据分析等内容,为开展迁移体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学指南。

迁移体是由俞立教授团队于2015年首次报道的新型细胞器。在细胞迁移后端收缩丝上生长出来的直径0.5-3微米的囊泡结构,即为迁移体,其内部包含多种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大分子,以及数量不等的直径50纳米的小囊泡结构。

迁移体作为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微环境间信息和物质交换的媒介,参与胚胎发育、血管新生、免疫反应、肿瘤发生等重要生理病理环节。近年来,随着迁移体发生机制及生物学功能研究的开展,迁移体研究的方法学体系已逐渐形成,为进一步推进研究奠定了基础。

迁移体是具有特殊形态结构的细胞器,其产生并稳定存在的时间周期为数小时,且其尺度恰好符合高质量光学显微镜的成像范围。因此,基于光学成像系统的观察成为最直接和最可靠的迁移体检测分析方法。该文基于已发表的迁移体研究报道,结合自身团队的迁移体研究经验,整理出了迁移体光学成像方案,同时梳理出了可用于标记迁移体的蛋白质、染料和抗体等信息,并详述了迁移体体外重构系统的操作步骤,为实现细胞迁移体高质量观测提供了基本操作指南。然而,考虑到研究目的的多样性及细胞迁移体的复杂性,作者建议研究者可以基于该实验方案的具体步骤进行个性化微调。随着对迁移体了解的深入和技术的革新,迁移体成像方法学也定会不断更新,从而更好地推动迁移体生物学的发展。

关于Biophysics Reports学术期刊

Biophysics Reports是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会刊,全英文双月出版,现任主编为徐涛院士。作为一本国际化英文期刊,Biophysics Reports从创刊开始即以全开放获取(OA)模式出版,主要关注生命科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New theory/New technology/New method),旨在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方法研究提供一个国际化交流平台,促进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学科范围覆盖全部生命科学领域,栏目包括Review / Research article / Method / Protocol / Opinion,其中Review / Research article为综述及科研进展;Method鼓励发表技术方法学研究;Protocol发表经典方法或重要研究中细化的实验流程。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