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寅等 来源:《自然-化学》 发布时间:2024/5/15 12:35:34
选择字号:
亚磺酸盐与胺的不对称缩合反应

 

2024年5月8日,河南师范大学郭海明教授、谢明胜教授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田寅研究员在Nature Chemistry期刊上合作发表了题为“Enantioselective construction of stereogenic-at-sulfur(IV) centers via catalytic acyl transfer sulfinylation”的研究工作。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新型的不对称酰基转移亚磺酰化反应策略实现亚磺酸盐和胺类以及醇类等的不对称缩合反应,由此解决了手性亚磺酰胺的直接构造难题。论文的通讯作者是郭海明,谢明胜,田寅;第一作者是卫涛。

硫原子(IV)手性中心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和生物活性分子中,不对称合成硫手性化合物已成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手性亚磺酰胺的催化不对称合成,由于胺反应活性比较高,通过直接缩合构建手性亚磺酰胺的方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寻找高效合成手性亚磺酰胺的方法具有极高的挑战性。

郭海明、谢明胜和田寅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不对称酰基转移亚磺酰化反应策略,利用自主研发的4-芳基吡啶氮氧催化剂ArPNO,通过酰基转移机理高效控制了手性混合酸酐的生成,同时4-芳基吡啶氮氧催化剂ArPNO还可作为碱,通过活化亲核试剂有效地降低胺类对手性混合酸酐的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的活化能垒(图1-e)。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通过酰基转移机理实现了胺类和醇类的不对称亚磺酰化,攻克了手性亚磺酰胺的直接构造难题。同时,该策略同样适用于药物分子及其中间体的后修饰中,以及合成系列含有复杂结构的亚磺酰胺和亚磺酸酯。

图1:不对称酰基转移亚磺酰化策略。

(来源:科学网)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57-024-01522-z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