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宝峰等 来源:《循环》 发布时间:2010-12-6 15:54:25
选择字号:
科学家揭示心房颤动新调控机理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重大心脏疾病基础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杨宝峰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于近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临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心房颤动发生的新机理及微小核苷酸-328调控心房颤动的发生。这一发现于日前发表在国际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循环》上。
 
课题组发现心房颤动的患者微小核苷酸-328显著升高,且升高程度与发病程度密切相关。为揭开微小核苷酸-328在房颤中的“奥秘”,杨宝峰及课题组成员联手攻关,在国际上首次建立起心脏特定微小核苷酸(1,26,328亚型)过表达转基因鼠和微小核苷酸功能敲减小鼠(328亚型),发现微小核苷酸-328的过表达能诱发出小鼠的心房颤动,而微小核苷酸-328功能敲减小鼠给予腺病毒转染的微小核苷酸-328反义寡核苷酸,则可减轻房颤的发生。
 
为进一步揭秘微小核苷酸-328升高诱发心房颤动的靶点,课题组运用多种实验证明,微小核苷酸-328使编码钙通道的两个基因CACNA1C和CACNB1蛋白表达,且L型钙电流大小也随之显著降低。相反,抑制微小核苷酸-328可减少房颤的发生。课题组通过大量离体、在体动物的实验和临床观察,最终确定微小核苷酸-328为心房颤动发生的关键调控分子,首次从微小核苷酸领域这一分子水平上解读心房颤动的发生机理,由此锁定了一个可以治疗房颤的新靶点,对心房颤动的诊治有着重大意义,为心脏疾病领域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研发奠定了基础。(来源:科技日报 衣晓峰 陈英云 李丽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