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研究所研究员孙健博士的实验室在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应答及肉芽肿发生机制的研究中取得新的进展,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5日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这项研究得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曹建平研究员的通力合作。
血吸虫感染引发机体产生复杂的免疫应答。机体对沉积在组织中的血吸虫虫卵的免疫应答导致肉芽肿病理。以往的研究认为肉芽肿病理主要是T辅助(Th)细胞介导的,B细胞在肉芽肿的发生中不起作用。
该项研究利用二种B细胞功能缺陷的小鼠模型(OBF-1基因敲除小鼠及μMT小鼠)发现,在血吸虫感染早期肉芽肿的产生需要有效的B细胞应答。随感染时间延长,T细胞应答替代了B细胞功能,在肉芽肿病理中发挥主要作用。这一结果改变了该领域关于肉芽肿产生不需要B细胞功能的观点,扩展了人们对动态发展的肉芽肿病理机制的认识。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意外发现血吸虫感染后8周野生型小鼠淋巴滤泡的结构被严重破坏。淋巴滤泡是外周免疫系统的重要结构,在T、B淋巴细胞及其它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多种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血吸虫对免疫系统的这种破坏作用导致机体对OVA抗原的免疫应答严重削弱。这一发现揭示了一种新的血吸虫对宿主免疫系统的作用,为理解以往观察到的感染晚期(12周)肉芽肿病理“自发”负调提供了证据。同时,这一发现也为研究血吸虫免疫逃逸,血吸虫再感染以及血吸虫感染合并其它感染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此外,基于这一发现可以推测,在利用血吸虫感染小鼠作为模型以评价血吸虫疫苗的一些保护性免疫应答时很难获得理想的结果。
该项研究是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健康科学研究所B细胞与自身抗体实验室完成。(来源:科学网)
(《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
PLoS ONE) 3(3): e1724. doi:10.1371/journal.pone.0001724,Fang Ji, Jianping Cao, Jian 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