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昊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20 12:36:06
选择字号:
研究揭示1型糖尿病发病新机制并提供治疗新靶点

 

1型糖尿病是一种因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胰岛β细胞而导致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患者数近千万,目前尚无根治手段,患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长期以来,T细胞被视作疾病核心,但近年研究表明,B细胞在疾病发生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其中关键致病亚群及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周智广科研团队9月15日发表于在《柳叶刀》子刊《电子生物医学》(eBioMedicine)的一项新成果,首次系统揭示了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新亚型——CD226+ B细胞在1型糖尿病发病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靶向“单核细胞/巨噬细胞—IL-15—CD226+ B细胞轴”的免疫干预新策略,为1型糖尿病的早诊早治提供新方向。

研究中,团队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CD226+ B细胞比例显著升高,且与血糖水平正相关、与胰岛功能负相关,提示其可作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通过流式细胞术、转录组测序及代谢分析等手段,团队进一步揭示该类B细胞呈现高度活化状态,增殖及炎症因子分泌能力增强,且糖酵解代谢亢进。

机制研究表明,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来源的IL-15通过与其受体CD132结合,激活NF-κB信号通路,从而上调CD226表达,增加B细胞的致病性。在动物模型中,阻断IL-15信号通路可显著降低1型糖尿病发病率;对已发病小鼠,联合使用CD132单抗与CD3单抗能够协同逆转高血糖,实现疾病的有效缓解。

据介绍,该研究不仅阐明了一条新的免疫炎症轴在1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机制,也为早期识别高风险人群和开发联合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有望为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新治疗希望。

前述论文中,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2021级直博生李静月和2023级硕士生梁欣为共同第一作者,周智广及湘雅二医院教授赵斌、黄佳琦为共同通讯作者。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ebiom/article/PIIS2352-3964(25)00390-1/fulltext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揭示蛋白药物稳定性的普适机制 “一招鲜”让菊花采后叶片实现“冻龄”
科学家首次提出脑机接口“动态电极” 两把钥匙重启植物细胞“命运逆转”齿轮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