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可能引发明显不适,且症状会随年龄增长而愈发普遍。然而,该病症在人群中的患者比例至今仍不明确,预估数据在5%至50%间波动。
一项9月15日在第43届欧洲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医师学会(ESCRS)大会公布的研究显示,欧美国家超半数公众都存在干眼症状,但仅有20%的欧洲患者和17%的美国患者得到诊断,而他们可能需要等待数年才能得到专业治疗。
干眼症悄悄地困扰着数百万人,但简单的治疗可以改变一切。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华沙维申斯基红衣主教大学的Piotr Wozniak在会上表示,“我们的研究揭示了有大量患者正无助地忍受痛苦。欧洲调查问卷发现,许多人把干眼视为正常的衰老现象,因此选择忍耐。作为医生,我深感忧虑,因为简单的滴眼液就能显著缓解症状,但许多人甚至不愿意求助。”
Wozniak展示了正在进行的国际研究分支“干眼症的未满足需求:症状、治疗与严重度”(NESTS)的结果,该研究对5个国家超5000名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58%的公众自述存在干眼症状,但仅1/5获得医疗机构的正式诊断。”他表示,“大规模样本量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Wozniak指出,该研究详细追踪了患者历程,凸显出近1/3的患者在寻求专业帮助前已忍受症状超过5年。NESTS还发现约半数患者每天都会出现症状。“治疗延迟令人担忧,毕竟干眼症是进展性疾病,早干预可避免炎症恶性循环。”
在美国的研究显示,35%至75%的人群深受干眼症困扰,并通常在阅读、驾驶等方面受到影响;70%的人不了解干眼症治疗方案,40%的人不知晓该病症的其他风险。
Wozniak认为,“这些发现强调了干眼症对生活质量的广泛影响,表明大量人群正在沉默地承受痛苦。”他指出,“我们需要让患者和公众了解干眼症的成因、后果和治疗方案,并强调定期眼部检查的重要性。此外,我们必须支持专业医疗人员对不同类型干眼症精准匹配治疗方案,因为每个人的‘干眼’状况可能天差地别。”
如果未获治疗,干眼症可能引发严重不适并造成炎症,其症状包括沙砾感、酸痛、瘙痒及灼烧感等。由于泪腺功能的衰退,50岁以上人群更易患干眼症。
ESCRS主席Filomena Ribeiro指出,“这些发现揭示了干眼症在公众中的真实普遍程度。考虑到该病症对眼科手术结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极少比例患者寻求帮助的现象令人忧虑。眼科医疗人员在接诊时应与患者讨论这一问题,并鼓励人们进行定期检查。”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