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至14日,2025年计算智能与机器人国际学术会议(CIR 2025)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设置了1个主会场、2个分会场,累计呈现6场专家前沿报告、16场青年学者报告及13组海报展示,构建起涵盖主题报告、海报展示、口头报告与即时互动的学术生态圈。
马卫华致辞。主办方供图,下同
?
记者获悉,来自香港城市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昌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广东科技学院、肇庆学院、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会。
会议主持分别由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张智军、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邬依林、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软件工程系主任王森洪、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邱爽担任。在13日开幕式上,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马卫华出席并致辞,她对与会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寄语大会圆满成功。
王钧作主题报告。
?
主旨报告环节,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王钧、北京大学教授喻俊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秦家虎、湖南大学教授刘敏、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陈霸东、南昌大学教授李春泉等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创新视角和生动阐释激发全场互动。他们的报告涵盖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强化学习、数据科学、材料科学与智能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
闭幕式上,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徐俊作闭幕致辞。据悉,会议组委会还评选出优秀论文4篇、优秀青年学者报告3名及优秀海报3张并进行了奖项颁发,希望通过表彰这些优秀的科研人才与科研成果,激励更多学者在计算智能与机器人学科领域不断探索,勇攀高峰。
参会人员合影。
?
本次会议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主办,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承办,由陕西理工大学、海南大学协办,由IEEE CIS广州分会提供技术支持,并得到艾思科蓝(AiScholar)提供的全程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
主办方表示,CIR 2025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智能感知、自主系统、人机协同及类脑计算等领域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也为全球智能制造、智慧服务与产业数字化升级提供了关键动力与技术支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