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2种哺乳动物有着蛋白石一样的紫绿色光泽。它们的皮毛具有虹彩效应,颜色会随着观察角度而变化。这种效果类似于油膜产生的彩色光泽,或是蜂鸟羽毛上的金属闪光。一项近日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杂志-界面》的研究表明,虹彩效应在哺乳动物中的普遍程度远超生物学家的认知。
热带沼鼠的皮毛闪烁着彩虹般的色彩。图片来源:Jessica Leigh Dobson
当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比利时根特大学的Jessica Leigh Dobson利用比利时中非皇家博物馆的标本研究哺乳动物颜色时,她注意到一只热带沼鼠的皮毛上泛着铁蓝色的光彩。
“我立刻返回办公室核查这是否有过记载,因为此前所有文献都称哺乳动物中只有金毛鼹存在虹彩效应。”Dobson表示。金毛鼹是一种非洲穴居哺乳动物,有着金属丝一样的毛发。
Dobson发现,早在19世纪90年代就有关于其他哺乳动物皮毛光泽的零星记载。她和同事进一步检测了那些有虹彩效应传闻或与有传闻物种亲缘关系密切的哺乳动物标本皮毛,使用光学显微镜从不同角度照射皮毛,并分析毛发反射光线的波长,从而确定毛发呈现的颜色。
分析表明,金毛鼹并非唯一具有皮毛光泽的物种。还有14种哺乳动物拥有虹彩皮毛,包括10种啮齿动物和巨獭鼩。其中6个物种此前从未在文献中被记载有虹彩效应。
美国东北伊利诺伊大学的Beth Reinke评价认为,“能见到对此前未被充分描述、甚至完全未被描述的现象进行如此细致的阐释,实在令人欣喜。”
研究人员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这些虹彩哺乳动物的毛发,发现它们异常光滑,每根毛发都由一系列近似平行的层状结构构成,这些层状结构比典型哺乳动物毛发的内层压得更紧密。“每层都以略微不同的方式折射光线,从而产生色彩变幻。”Dobson解释道。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光泽可能是其他毛发适应化的副产品。这些哺乳动物大多是穴居或水生物种,毛发的光滑表面有助于它们在肮脏潮湿的环境中保持皮毛清洁。
Dobson还指出,像许多鸟类一样,这种虹彩可能具有视觉交流的功能。这些新发现为探索这种可能性打开了大门。Dobson推测,可能还有更多未被识别的虹彩哺乳动物存在,“尤其是考虑到现存约2500种啮齿动物,而我们仅检测了其中的极小部分。”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8/rsif.2025.050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