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龚旗煌在2025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青春奋斗创未来
——在北京大学2025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25年9月5日
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院士
?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来宾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北京大学2025年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对各位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
前两天,大家共同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倍感振奋与自豪。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多月前,世界青年和平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中指出,和平的未来寄托在青年身上。同学们要牢记嘱托,肩负起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回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北大师生在五四精神的激励下,秉持“教育救国、读书报国”的信念,以刚毅坚卓的精神共同铸就了西南联大的不朽丰碑,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从“救亡图存”的艰辛探索,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再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走过127个春秋的北大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奋斗、共前进,引领一代代青年学子在历史潮流中坚定人生航向。
?
时代各有不同,而奋斗永远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过去几天,同学们聆听了“开学第一课”,参与学校和各院系精心安排的迎新活动,开启了作为北大人的全新生活。同学们要珍惜学习时光,打牢学问根基,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复兴伟业,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在这里,我提三点希望,与同学们共勉。
01忠诚报国,锚定奋斗方向
爱国是北大人传承不息的精神火炬。一代代北大师生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初入北大,同学们在规划未来人生时,首先要将爱国报国作为奋斗方向,标定青春坐标。
在新太阳学生中心,同学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是毛主席1957年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中国留学生时所讲。计算机学院杨芙清院士当时现场聆听了毛主席的寄语,深受激励,下定决心学成报国。她常和青年人说:“爱国是本分,担当是责任,奋斗是幸福,奉献为人民。”
老一辈北大人的家国情怀、报国精神不断激励着新一代北大学子,将国之所需化为志之所向。新时代以来,5000多名北大选调生奔赴全国各地、扎根基层一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投身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同学们将见证和全程参与这个伟大历程,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科研中,找准服务国家的方向,在强国建设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展现北大新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
02求真创新,练就奋斗本领
在数智时代,知识获取更加快速便捷,但也容易产生碎片化、快餐化的问题,这更加突显了深度思考、专注研究的珍贵。同学们要打牢专业基础,摒弃浮躁心态,善于团队合作,为砥砺奋斗练就真本领。
今年3月,在第59届国际电弱物理会议上,研究人员宣布首次在重子衰变中观测到电荷共轭-宇称联合变换对称性破坏现象,物理学院2022级博士生杨雪婷对这一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合作者引到讲台上,接受大家的祝贺。她从本科起就参与这项研究课题,在大科学国际合作中锻炼成长,通过持之以恒的数据分析和交叉验证,最终获得了明确的实验证据。
?
在2024年国际医学大挑战总决赛中,由北大学生团队开发的“基于AI的可穿戴多模态眼-颅压监测与控制系统”脱颖而出,获得大奖。这支团队的主要成员是医学、经济学、信息科学等多个专业的本科生,队长为尼泊尔籍留学生雷若龙。多学科、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让他们集众人所长,将灵感火花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这些成果是同学们智慧的结晶,也得益于学校为大家营造的成长成才环境。当前,北大建有20个“拔尖计划2.0”基地、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以及2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2个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持续完善多元学业评价体系,鼓励大家追寻兴趣热爱,求真创新、追求卓越。希望大家都能“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在文明传承的“长赛道”把冷板凳坐热,在科技攻关的“深水区”啃硬骨头,不懈奋斗,收获丰硕的果实。
03知行合一,走好奋斗道路
严复老校长在给晚辈的书信中写道:“虽千辛万苦,总须于社会着实有益,可与后来人取法。”同学们要主动培养实践能力,做到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实践中勤奋耕耘、增长才干。
考古文博学院毕业生、学校博雅博士后李佳胜,连续六年扎根安溪青阳下草埔遗址。他每天清晨下田野进行挖掘,晚上整理资料到凌晨两三点,形成的关于古代冶铁技术的研究成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申报世界遗产,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实证资料。
?
北大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综合野外实习”是一门集合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和行为学的实践课程,多年来深受同学们欢迎。两年前,实习团队在开展“葱属多样性调查”时记录到一种特别的植物,经过样本采集、实验分析、科学验证,确认了“走茎韭”这一新物种。
在校期间,同学们将参与思政实践课、田野调查、“力行计划”“知·行计划”“一带一路”国际调研团等众多实践项目,读懂中国、拥抱世界。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实干家,为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多贡献。
?
同学们,1916年8月,李大钊先生在《晨钟报》发刊词中写道:“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大家正处于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你们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希望你们把“奋斗”作为人生的座右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北大青年的谆谆教诲,做到“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在新征程上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创造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青春业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