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11 11:24:21
选择字号:
超表面干扰技术破解雷达抗干扰难题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力学与感知工程学院全英汇教授团队与东南大学毫米波全国重点实验室崔铁军院士团队在多基地雷达干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以“Anti-radar based on metasurface”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

先进的多基地雷达系统(multi-static radar,MSR),由于精准的目标定位能力与抗干扰特性,已广泛应用于目标感知、低空探测等领域。然而,正是这种分布式、静默隐蔽的抗干扰特性使得传统干扰手段难以奏效。

为此,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了基于空时编码超表面(space-time-coding metasurface, STCM)的多基地雷达干扰方法。通过设计单元特性并开发自适应且稳健的电子对抗调控策略,实现了一种低成本、小型化、低复杂度且具备多域灵活调控能力的STCM干扰系统。在非合作与动态对抗场景下,表现出对MSR系统卓越的隐蔽和欺骗性能。

团队针对多基地雷达分布式、静默隐蔽的抗干扰特性,基于鲁棒对抗调控策略,空-时-频多维灵活调控多基地雷达回波,抑制基波且多次谐波在空间密集分布,导致多站虚假多普勒调制与信号去相关,使多基地雷达FDOA/TDOA/探测融合等主流多基定位方法失效。

基于空时编码超表面的多基地雷达干扰方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

研究团队实现了“理论分析-静态概念验证-动态对抗实验”的技术闭环。搭建外场动态对抗实验,搭载轻量化STCM对抗系统的小型无人机成功实现对多基地雷达回波的频域特性动态畸变测量,在掩护真实目标的同时形成干扰。

团队表示,这种基于STCM的多基地雷达干扰方法,是STCM技术在电子对抗领域的一次创新探索。相比传统干扰机,该系统显著降低了硬件成本、系统复杂性和整体体积,更适用于高机动、轻量化的场景。此外,相较于传统吸波材料的静态防护模式,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强的对抗能力。

该研究构建了基于STCM的电子对抗技术新范式,通过空-时-频多维动态调控机制,在对抗现代雷达系统方面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未来将在高价值目标防护、电子对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62633-w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7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这款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新进展
东西方梨“身世之谜”破解 《科研绘图理论及实操技巧》讲座举行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