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至9日,第四届合成生物学创新赛(以下简称“创新赛”)在深圳理工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赛事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主办,深圳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深圳市合成生物学协会、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联合承办。
比赛现场。赛事承办方供图
?
本届赛事吸引了海内外超200支高校队伍、近1900名青年英才参与角逐,来自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及中国6个国家近千人来到决赛现场,海内外全平台累计话题参与量超1100万,展示了合成生物学青年力量的卓越风采。
创新赛设置了七大赛道,其中白色赛道聚焦工业应用,绿色赛道涵盖农业与环境,红色赛道专注健康与医疗,细菌博弈赛道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操纵微生物进行策略博弈,蛋白设计赛道利用机器学习模型优化蛋白质功能,合成细胞赛道专注于生命从无到有所依赖的底层构建技术,负责任的生命科技创新赛道重点关注伦理安全风险与可持续发展议题。
国际学生参赛。赛事承办方供图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合成生物学创新赛主席、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介绍,合成生物学作为典型的汇聚型技术和交叉学科,兼具重要科学价值及产业化前景。他表示,创新赛将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形成自身特色,与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共同打造全球青年学生的合成生物学生态、共同创造合成生物学未来。他鼓励青年学子在科研竞技中赛出水平、赛出精神、赛出友谊。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刘陈立表示,本届创新赛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赛事国际化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他期待同学们把实验室的创新构想通过创新赛平台转化为应对现实挑战的可行解决方案。
据了解,本届参赛项目涵盖抗衰老重组胶原蛋白、超级噬菌体治疗耐药菌感染、硫肽类抗生素诺西肽的合成生物学改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工程化酵母构建等方向。创新赛鼓励团队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全链条布局,既关注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的原创性,又强调技术方案的可实施性,旨在推动合成生物学研究成果切实服务社会发展需求。
参赛学生现场交流。赛事承办方供图
?
获奖名单在8日下午揭晓。浙江大学ZJU-China团队斩获创新赛大奖,其参赛项目针对水体污染监测的技术瓶颈,结合合成生物学与智能装备开发出超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系统,通过变构转录因子传感器和光控蛋白质工厂等核心技术,实现污染物的实时监测与同步处理,为水环境安全提供了新一代解决方案。其余各赛道团队均有亮眼表现。
现场,“合成生物科学与艺术交叉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合成生物学创新赛企业专家库”组建工作宣布启动。据介绍,创新赛致力于构建创智、创造的可持续发展平台,将通过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化竞赛生态,持续激发原始创新活力,促进跨领域协同攻关,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青年方案与中国智慧。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