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牵头编制的国际标准《Water reuse in urban areas — Guidelines for urban reclaimed water for landscaping uses(城镇再生水利用:景观环境利用)》正式发布。该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水再利用技术委员会(ISO/TC 282)组织制定,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王文龙、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胡洪营主持标准编制,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长聘副教授吴乾元参与标准编制。
景观环境利用是城镇再生水的主要利用途径之一,是城市河湖、人工湿地和景观湿地等亲水空间构造与维系的重要措施。该标准对再生水景观利用的规划设计、水量水质维持、运行管理等制定了基础性框架与规范,特别是提出了新污染物控制、温室气体减排和城市水生态等设计需求,以实现再生水的安全、稳定与高效利用。
该标准是首部基于利用途径制定的城镇再生水国际标准,为再生水终端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性规范和依据。该标准为缓解全球城镇水资源短缺、提升城市河湖生态功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指南,体现了我国在水回用标准领域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对于增强我国污水再生利用领域相关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前,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先后牵头制定了两项基础性城镇再生水国际标准,其中包括《集中式水回用系统设计》《再生水安全性评价指标与方法》,这两项标准从系统设计到风险评估,为城镇再生水的集中处理与安全保障奠定了国际规范。
随着该标准的发布,国际标准化组织水再利用技术委员会已形成涵盖系统设计、安全评价与景观利用的全链条标准体系,为全球城镇再生水综合利用提供了完备的标准支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