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科协 发布时间:2025/8/7 16:16:34
选择字号:
专项答题|全民护肝 天下无“炎”

 

“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哪个?”“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急性期应采取何种措施促进康复?”“肝功能检查中,哪项指标升高通常提示肝脏损伤?”“脂肪肝患者饮食应怎样调节?”……


在我们身体内部,有一个“超级化工厂”——肝脏,它承担着代谢、解毒、免疫防御等多重功能,对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然而,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与多样化的环境挑战下,肝脏健康面临着严重威胁,各类肝脏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


病毒性肝炎,作为威胁肝脏健康的“头号敌人”,其传播之广、危害之大令人触目惊心。相关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病毒性肝炎的患病者数量高达约3.04亿,年死亡130万人,且死亡率呈上升趋势。除此之外,现代生活方式催生的健康杀手同样不容小觑,长期大量饮酒引发的酒精性肝炎,高热量饮食引发的脂肪性肝炎,以及盲目用药、过度保健导致的药物性肝炎,正从不同维度侵蚀着肝脏健康。


守护肝脏健康,预防是关键。接种肝炎疫苗是对抗病毒性肝炎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在健康人群中,完成全程接种能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保护率通常可达90%–9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饮食均衡,控制饮酒,减少高油、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规律生活作息,避免熬夜,让肝脏在夜间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同时,坚持适度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脂肪堆积。


为提高公众对肝脏健康的关注,普及肝炎防治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推出“全民护肝 天下无‘’”专项答题活动。


图片

扫描下方二维码

参与答题


图片


本次专项答题得到了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大力支持。


背景知识


2025年7月2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肝炎日”。


肝炎分为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嗜肝病毒引起的肝脏传染性疾病,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我国最主要的病毒性肝炎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非病毒性肝炎主要由代谢异常(如脂肪肝)、毒性物质(如酒精、药物)或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导致肝脏炎症损伤,一般不具传染性,通常不会通过日常接触或血液、体液传播。


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通过线上设置每日答题、限时挑战答题、PK答题、专项答题等不同模式,让您在碎片化时间利用“小屏”提升科学素养。您还可以通过“测测你的数字科学素养”模块进行自测,了解自己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同时,大赛还将从前沿科技、人工智能、科学家精神、应急科普、热点话题等不同角度,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不同主题的专项答题活动。

来源: 北京市科协 科学技术普及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7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这款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新进展
东西方梨“身世之谜”破解 《科研绘图理论及实操技巧》讲座举行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