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6 10:32:03
选择字号:
《广州蓝皮书: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5)》发布

 

8月4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广州联合发布《广州蓝皮书: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5)》。记者获悉,近年来,广州锚定建设都市农业强市目标,重农强农兴农富农,多项“三农”工作再创增长新成效,稳居全省第一方阵,领跑全国。

《广州蓝皮书: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5)》分六个部分,包括总报告、综合研究篇、专题研究篇、城乡发展篇、调查研究篇、区域研究篇。其中,总报告深入阐述了乡村产业体系的概念内涵及功能特征,系统分析了广州市乡村产业的现实基础、发展短板,以及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广州市促进“百千万工程”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原则及实施路径。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下同

  ?

据介绍,2024年,广州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7年快于城镇居民,国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实现“三连优”,获11个部委联合通报表扬,在创先和创新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广州试点农村产权“交易鉴证+”探索金融增收模式,提升农村资源配置效率,创新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模式,激发乡村运营新动力。增城区获评全省首个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花都区入选全国首批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

《广州蓝皮书: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5)》指出,广州大力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优化,实现各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努力构建形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空间新格局,打造特色鲜明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同时,积极推动村镇工业园区集聚提升。广州全市占地5000平方米以上村镇工业集聚区共有2705个,集聚中小微企业约20万家。为改变这些园区“小、散、乱”发展状况,广州市以“工改工”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对接引入优质运营企业参与改造运营,鼓励支持成片连片改造,深化集聚园区整治提升。

《广州蓝皮书: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5)》封面。

  ?

《广州蓝皮书: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5)》指出,广州乡村产业内涵丰富、类型多样,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产后加工、流通和销售体系不断健全,产业集聚态势明显,产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产业要素加快聚焦,产业生态健康有序,对外开放合作逐步推进。截至2023年,广州累计建成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8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4个、省级名特优新区域公用品牌24个,346个产品入选“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建成“粤字号”品牌示范基地13家。

此外,《广州蓝皮书: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5)》指出,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推动人工智能与乡村产业融合方面具备政策支持、技术积累和场景资源三大优势,需以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生态为根基。推动智能农机、传感器技术、云计算等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推广应用,实现播种、施肥、作物检测等环节的自动化作业,通过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节省人力成本。打造智能温室,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调控作物生产温度、湿度与光照,以及所需生产养分,通过生物防控技术,提升作物产量和质量,构建数字化种植示范基地。加快智慧农(牧、渔)场建设,通过智能系统实现环境监控、饲料投喂自动化,推进南沙区“FPF未来猪场”项目,形成可推广应用的“广州经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河口沉积物塑料生物降解机制研究获进展 超加工食品减重效果更差
微型中微子探测器有望检验物理定律 一道“超级闪电”刷新最长闪电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