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依托于南京农业大学的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岗位团队研究发现,纳米材料联合植物促生长细菌可改善镉胁迫下棉花生长,并提高棉花的镉污染修复能力,为镉污染土壤的绿色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危险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纳米氧化锌和暹罗芽孢杆菌联合施用提升棉花的镉污染修复能力。受访者供图
?
镉等重金属对农业土壤和作物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棉花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非粮食作物,在镉的植物修复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重度镉胁迫仍会降低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棉花对镉的耐受性,从而实现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该研究表明,纳米氧化锌和暹罗芽孢杆菌联合施用可以通过优化镉的分配来减少叶片镉积累,并减少活性氧对叶绿体的氧化损伤,改善镉胁迫下棉花叶片的光合能力,以及逆转镉胁迫介导的叶片转录水平失衡,最终改善镉胁迫下棉花的生长。
该研究揭示了纳米材料联合植物促生细菌改善镉胁迫下棉花生长的内在机制,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作物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5.13909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