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王芷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24 23:37:58
选择字号:
广东省2025年第二场师德巡讲活动走进河源

 

5月23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河源市教育局承办的广东省2025年第二场师德巡讲活动在河源市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会上,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左璜在题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的报告中强调,新时代师德建设需从单点思维转向系统思维,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重构好老师内涵。她提出通过溯源教育目的、创新培育方法、改革评价机制,构建“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的养成链条,推动师德建设与教育改革同频共振。

左璜教授作报告。主办方供图

  ?

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教师罗笑带来了《让教育更有温度和力量》的分享,她用“温暖”定义教育,用“创新”重塑课堂,用“终身成长”诠释师者本色——她不仅是讲台上的点灯人,更是教育家精神的践行者。

河源理工学校教师潘楚加以《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温度传递教育》为题,用“生命共振”打破职校的发展天花板——他的故事证明,真正的教育家精神,是让每个“被低估的生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此外,河源市第三小学副校长张小燕用20年坚守诠释:教育家精神不是高悬的标题,而是深夜办公室的灯光、学生脚上的新鞋、自闭症儿童口中的第一个字——这些平凡细节里,藏着教育最伟大的力量。

河源中学教师李柯娟用19年光阴证明:教育者的伟大,藏在那“四个半”的作息里、藏在学生从“刺猬”到“北大少年”的蜕变中——她以为微光筑星河,让“师者如光”成为穿透时代的教育宣言。

参会嘉宾合影。主办方供图

  ?

广州市从化区流溪小学校长陈志辉以《教育是一场爱的坚持》为题作分享:教育家的真谛,不在头衔而在行——从农村小学的“一根跳绳”到百年老校的“十二道菜”,他让每所学校都成为“有故事的学堂”让每个孩子都相信“光芒自手中生长”。

记者了解到,此次巡讲活动通过真实案例与理论指引的结合,让“教育家精神”从理念转化为实践图景,为全省师德师风建设注入新动能。来自河源市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代表共300余人现场参会,全省各地市约9万人次线上观看。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企鹅粪便是南极气候“隐形调节器”
全球变暖少于1.5°C,海平面也会上升 地球冰箱爆表!专家:警惕成发展最短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