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计红梅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27 17:16:52
选择字号:
全球首份BC技术发展白皮书发布
为BC产业化提供科学指引

 

4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德国莱茵TüV集团、鉴衡认证中心、爱旭股份、隆基绿能联合在北京发布了《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作为全球首份面向光伏行业和社会公众的BC技术权威报告,《白皮书》系统阐释了BC技术的产业化路径、核心优势与可持续发展潜力,标志着这一“单结硅太阳能电池终极形态”技术正式进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此次《白皮书》的发布,以权威数据和技术解析,为行业提供了BC产业化的科学指引。

国务院国资委原行业协会商会工作局局长张涛在致辞时指出,BC技术的突破是我国光伏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重要体现。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太阳能发电分会执行会长吴金华强调,BC技术将推动光伏行业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方向发展。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马丁·格林通过视频向《白皮书》的发布表示祝贺。他预测未来五年内IBC技术将逐步替代TOPCon技术,同时对中国企业在BC领域的产业化实践及BC技术的未来发展潜力给予高度评价。

德国莱茵TüV集团太阳能服务首席技术专家高祺博士从测试测量与国际认证角度,分析了BC技术的性能参数与可靠性优势,并对相应标准与测试体系进行了解读。鉴衡认证中心太阳能事业部总经理周罡通过实证数据,展示了BC组件产品在实证项目中的卓越表现。爱旭股份首席科学家王永谦从能源变革视角,阐述了光伏技术尤其是BC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愿景。隆基绿能首席科学家、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徐希翔围绕光伏技术迭代进程,深度剖析了BC技术的工艺创新。

徐希翔做主旨报告。隆基绿能供图

  ?

今年,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认证,BC电池效率再次刷新世界纪录,达到27.81%,距理论极限效率仅差1.3个百分点。BC电池通过全背交叉电极技术将电池的正负电极全部集成于背面,消除了传统电池正面的栅线遮挡,最大化光吸收面积,实现光伏电池设计的范式转移,全面提升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在光学和电学性能方面获得双重突破,被业界公认为“单结硅太阳能电池的终极形态”。近年来,得益于激光图形化、湿法工艺优化等诸多重大技术突破,BC电池组件生产成本大幅降低,量产效率显著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为其快速进入大规模量产提供了技术和市场基础。

在发布会圆桌对话环节,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教授沈文忠,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原新能源事业部副主任张晓朝和高祺、周罡等就BC技术白皮书发布的意义、BC技术变革核心突破与挑战等议题进行了分享与展望。各方一致认为BC已成为单结硅电池技术高地,BC电池作为单结硅太阳能电池的终极技术已经成熟,势必将引领未来电池技术的创新研究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圆桌对话现场。隆基绿能供图

  ?

据悉,《白皮书》共分七个章节,对BC技术原理及产业化过程做了深度解析,包括BC技术标准体系与第三方验证、BC技术组件核心性能优势、BC组件应用价值、BC生态构建、未来发展趋势等行业关切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褚君浩,马丁·格林等在内的多位全球光伏领域权威专家为《白皮书》作序推荐,展现了光伏行业产、学、研各界对BC技术发展的高度关注。

《白皮书》发布现场。隆基绿能供图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我国首次实现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 宇宙射电探测器或在15年内找到暗物质
2029年,“毁神星”将与地球擦肩而过 最精准太空时钟即将发射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