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27日,由南京大学和长安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四届“话语研究的多维探索”学术论坛在西安举办。
主旨报告。
平行分论坛。图片均由长安大学提供
?
开幕式上,长安大学副校长杜强和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张翼分别致辞。杜强表示,西安建城史逾3100年、作为都城的历史更是长达1100余年,西安方言(关中方言)长期承载官方语言功能,其保留的古代音韵体系、词汇特征及语法结构,为话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实证资料,在西安举办此次论坛,是对历史的致敬和对未来的憧憬。张翼在致辞中对学术论坛的缘起和历届举办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他期望与会专家积极交流分享、携手共进,共同推动话语研究迈向新的高度,为讲好话语学术的中国故事贡献智慧和力量。论坛开幕式由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冯正斌主持。
主旨报告环节,来自同济大学、苏州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长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南京大学的12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话语信息交互、情感修辞、会话真实性、共情话语表征、修辞隐身等议题、从不同视角分享各自最新研究成果,共话语言学科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长安大学语言与翻译学科圆桌论坛。会上,12名主旨报告专家围绕学科前沿开展研讨交流,旨在推动学科融合发展、深化跨学科多维探索和翻译理论与实践创新,为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和学术创新注入新动能。同期,分别以语义与语用、话语分析、修辞传播与形象建构、翻译与修辞等为议题的6个平行分论坛在各会场同步进行。
据悉,本届论坛共有来自话语研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参会,议题设置紧扣时代脉搏,涵盖当下话语研究的关键问题和热点问题,与会人员以新时代话语研究的跨学科新视野为主题开展研讨交流,旨在从不同学科视角、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出发,深入挖掘话语研究背后的多维创新与深层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语言学科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