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17 16:14:24
选择字号:
我国成年人抑郁和焦虑风险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心理健康蓝皮书》发布

 

4月17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了《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3~2024)》(以下简称《心理健康蓝皮书》)。

据悉,《心理健康蓝皮书》编撰团队联合全国79家机构,采集了覆盖各年龄段的逾17万份问卷,深入剖析了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及服务需求。全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3个部分,揭示了我国不同人群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与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

总报告《2024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与服务状况》显示,我国成年人的抑郁风险和焦虑风险总体呈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女性抑郁风险随年龄增长的下降更为明显,城市人群的焦虑风险显著高于农村人群。研究分析影响因素发现,已婚人群的抑郁风险最低;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者抑郁风险较高;每周运动频率越高,抑郁风险越低;女性网络购物频率越高,抑郁风险越高。报告指出,心理咨询服务的便利度和满意度与前两年基本持平;国民心理健康知识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在子女教育、情绪调节及心理疾病识别等方面亟待提升。

专题报告《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基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全国七大地理区域采集的17250人(25-89岁)的数据对比研究发现,我国中老年人虽整体情绪健康优于年轻人,但认知功能衰退与老化态度消极化趋势显著。报告建议,通过构建积极老龄观的社会支持体系,推动个人心理韧性提升、认知健康干预与临终关怀服务体系优化,破解老龄化社会心理困境,释放我国2.96亿银发群体的人力资本价值。

专题报告《2024年不同人群短视频使用强度与心理健康状况》揭示,青少年日均短视频使用时间超90分钟、大学生近180分钟,成年职业人群近140分钟;高强度使用短视频与抑郁风险、焦虑风险显著相关。报告建议,增强现实人际支持,发展丰富的情绪调节方式。

专题报告《2024年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报告》显示,欠发达地区农村学生抑郁风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女生及高年级学生的抑郁风险更高。报告建议,重点加强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相关培训、建设专业队伍、强化家校协同,全面构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专题报告《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现状及康复困境研究》建议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解决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康复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短缺与社会支持不足问题。

发布会上,与会嘉宾针对青少年、在校大学生、成年人、中老年人及农村学生等群体的差异化需求,讨论了干预路径,强调了提升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完善社会支持网络的迫切性。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发现植物新种:成都卫矛 另一颗行星存在生命的最有力证据
世界最快闪存在中国“破晓” 迄今最完整植物单细胞图谱问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