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第十届科技节启幕。本届科技节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来自北大附中初一、初二年级的千余名师生共同参与。本次科技节特别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的专家学者,结合当前人工智能赋能科技与生活的热点问题,为附中学子带来了集专业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学术讲座,让同学们领略科技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感悟科学家精神。
王亦洲教授讲座。(主办方供图)
?
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副主任、博雅特聘教授王亦洲和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研究员周嘉欢分别围绕AI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为同学们展开了两场精彩的讲座。两场讲座内容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脉络、核心概念与关键技术,着重解析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核心领域。通过案例分析和应用场景探讨,结合对前沿技术动态的解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原理、现实应用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科技节系列活动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通过参与“科技制作”、“科幻创想”和“科研微探究”等科学实践项目,激发创新潜能,践行科学精神,完成了一场从实践探索到思维跃迁的成长之旅。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王亚章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初中部科技节历经十年传承发展,已成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重要载体。他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利用好学校资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在科学教育的土壤中茁壮成长,将来为国家科技创新事业贡献力量。
本届科技节相关活动自今年1月启动,学生自行组建小组,在设计制作科技发明作品、创作科幻小说、探究科研微课题三类驱动型任务中自选一项完成。
科技节C位展区秒变“新秀科技博览会”,获奖小组按照作品的不同类型,分别在科技制作、科幻创想和科研微探究三个展区展示了小组成果,向全校师生和家长代表详细介绍了作品的设计思路、实施过程和实用价值等方面内容。
同学们认真聆听获奖小组介绍并展开了热烈交流,随后为心目中的优秀作品现场投票,以产生“人气作品奖”。
科技节当天,校园化身“科学游乐场”,由学校科学教师团队和科学教育合作单位精心设计的十余项科学趣玩项目供同学们“打卡”体验——“‘果’然难倒你”“迷宫大逃亡”“甜蜜实验室”“未来快递员”等,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凭借生活中积累的科学常识或课堂中习得的科学探究方法完成相应任务,密切配合,为班级赢取积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