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郑麦366”等7个小麦品种可作选育高千粒重小麦品种的亲本材料 |
|
小麦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生产实践中,目前决定小麦亩产高低的每亩及单株穗数和穗粒数在产量三要素中日趋稳定,提高千粒重就成为决定高产关键因子。已有研究文献表明小麦千粒重高低主要受品种、气象条件、栽培措施的影响。但气象条件波动大,人为不可控,施肥灌水防治病虫也需要把握好时机,且粒重的遗传力高于其他产量因素。因此,筛选和种植高千粒重小麦品种相对节约安全高效。

进行125份小麦品种千粒重称重筛选分类标记试验

小区种植筛选的不同小麦品种千粒重类型的苗期长势。论文作者供图
漯河市农业科学院的甄士聪、赵永涛、张中州、袁谦等选用125份当今全国麦区大面积推广和新育成小麦品种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在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筛选出高千粒重小麦并分析骨干亲本,较接近于生产实际,以期为育种者选育高千粒重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这125份小麦品种中,河南省69份,占55.2%;山东省20份,占16%;安徽省16份,占12.8%;陕西省11份,占8.8%;江苏省4份,占3.2%;贵州省2份,占1.6%;河北省2份,占1.6%;四川省1份,占0.8%。
甄士聪等统计这125份品种材料2019年至2022年三年千粒重,对千粒重大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其结果分四类,其中第三类(42-53.33g)、第四类(55.33-58.33g)千粒重较高,第三类最稳定,共计50份。他们又对这50份高千粒重小麦品种进行骨干亲本分析,其结果为:前5位骨干亲本为“郑麦366”,“周麦16”,“矮抗58”,“周麦18”、“济麦22”和“954072”并列,“济91102”。
上述相关研究内容刊发在《陕西农业科学》2025年2期。
论文作者在文章最后建议,“郑麦366”、“周麦16”等前5位7个小麦品种作为骨干亲本选育高千粒重小麦品种潜质大,有助于小麦品种产量提高,可以将高粒重优良种质与综合性状好骨干亲本组配,选育出高千粒重丰产又广适新品种。
文章相关信息:http://sxnykx.cnjournals.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50201&flag=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