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闫瑜涛,张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3 11:47:01
选择字号:
自比“教育农人”的她,想把美育带入田间地头

 

在2017年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的那个暑假,刘威踏入曲阜孔庙拜谒万世师表孔子。两千五百年前的木铎清音穿越时空,在她年轻的胸中阵阵激荡,她共情而泪湿:教师之责,原是最庄严的生命相托。

刘威所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首个成立综合素质教育学院的高校,作为一名美育教师。从2019年斩获全校青年教师讲课一等奖,到2020年获得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标兵,再到2023年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025年她主讲课程《戏曲鉴赏》顺利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从教八年来生命相托的历程,她愈走愈坚实。

刘威。受访者供图

  ?

课堂里的文化传承

世人常以园丁喻师者,刘威却更愿自比“教育农人”:既要如农人般躬身沃土,深谙"顺木之天"的自然之道;亦当怀诗家之赤诚,守护"咏而归"的教育本真。“立于三尺讲台,我想追求‘一半诗心照山河,一半匠心耘桃李的境界”,刘威说,“戏曲不仅仅是艺术,更是我们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需要在某个特定的节点去激活和点燃。”

生活中的刘威,气质如兰,温润如玉。讲台上的她,仪态端庄,妙语连珠。走进刘威的《戏曲鉴赏》课堂,仿佛置身于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她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京剧《锁麟囊》的故事,从“乐善好施”的中华传统美德到“直面现实”的人生态度,她的讲解不仅让学生们领略戏曲的艺术之美,更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邃与力量。

在鉴赏秦腔新编历史剧《关中晓月》时,刘威精解剧魂“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将其剧魂立意与创始人张载生平与学校的渊源、办学宗旨结合,极大地增强了感染力。

在《白蛇传·情》的婉转水袖间,她与学生共品"西湖雨过暮色浓,执手相望泪朦胧"的东方情韵;于《程婴救孤》的铿锵梆子声中,看学子们眼中迸发的忠义之光;当《清风亭》的悲怆二黄响起,台下多少青年才俊掩面而泣,方知“百善孝为先”的刻骨铭心……

台上台下,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邂逅惊喜,感动共情。“跟着刘老师不仅学会了鉴赏戏曲,更从中找到了文化自信、精神共鸣。我们要将这份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已经考取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的何洋洋同学回忆起自己的课堂体验,眼中闪光。

“当学子们能于昆曲水磨腔里听见山河岁月,在京剧脸谱间读懂忠奸善恶,在秦腔嘶吼中感受家国情怀,我相信这些播撒在心田的‘真善美’种子,终将在某个春日破土抽枝,开出传承的繁花。”

课堂内外的美育浸润

师者,除了深厚的学术造诣,也必有温暖的人文关怀。

“刘老师总是用一颗滚烫的爱心对待我们,她更是我人生中的一盏明灯。”有段时间杨帆同学情绪低落、彷徨,刘老师推荐她学唱京剧《江姐·红梅赞》,“很神奇,唱着唱着,内心的力量感就上来了。这个唱段已经被我置顶歌单榜首。”

鉴赏完豫剧《花木兰》,一位女同学动情地走到刘威跟前:“我们家姊妹三个,父亲重男轻女,所以我一直非常努力地学习。今天跟着刘老师学唱‘谁说女子不如男’,太酣畅淋漓、扬眉吐气了,今后,我要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创排2020年元旦晚会《一封家书》时,刘威了解到艺术团一位女生正陷于母亲离世的悲痛中,就鼓励她撰写一封写给母亲的信,最终在配乐朗诵中圆满完成了情感的升华。这名女生很快走出悲痛,以积极状态投入期末备考。

育人之路不限于课堂。刘威组建起了“谷韵戏曲传习社”,带领学生们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舞台。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创作了多个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作品,包括校内首次由学生担纲的“仲夏一曲京韵浓”戏曲专场演出、《青春戏曲助战疫》MV,不仅在校内广受好评,还登上了共青团中央的微信公众号,影响深远。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并自觉成为文化传承的践行者。

2024年11月,她组织举办了首届校园“中国好家风”主题朗诵会。台上的同学手执经卷,侃侃论道;台下的观众目不转晴,掌声热烈。最后全场齐声诵读,台上台下情感交融达到高潮,震人心魄。

美育中的人生导航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五育并举,德立而道生,立德树人……”在全球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刘威坚持认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不忘教育初心,以美育人、以美培元。

在班会上,刘威抛出了“灵魂三问”:你最想成为哪种动物和植物、最喜欢的三本书以及钦佩的三个人物。同学们踊跃发言,讨论热烈。刘威老师坚信,在探索自我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掘榜样力量,就是在以美培元中完成了学生自我人生的导航。

考入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的周格格是刘威的小迷妹:“刘老师的优雅浑然天成,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知行合一的力量,我将努力做一名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刘威认为,教育应当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发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在她的指导鼓励下,谷韵戏曲传习社的同学多次深入王上村、合阳县等进行公益演出,用艺术的形式服务社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三年,刘威为兄弟院校和示范区妇联培训达60场次以上,将美育的理念与实践推广到了更广阔的领域。

如今,刘威的《戏曲鉴赏》课程已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张文化名片。接下来,她想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在全国率先倡导开设“大美三农”课程,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三农之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给宋代古船请来现代“医生” 可控飞行的最小无线机器人问世
胶原蛋白如何“钉”在一起 中国科学家提出捕捉透镜引力波的新方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