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2 15:47:01
选择字号:
卢煜明院士获美国出生缺陷基金会医学博士奖

 

近日,美国出生缺陷基金会颁奖典礼在美国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荣获该基金会2025年Richard B. Johnston,Jr.医学博士奖“发育生物学”,以表扬他发现孕妇血浆中存在胎儿游离DNA,继而开创“无创产前诊断”方法的革命性贡献。

据了解,Richard B. Johnston,Jr.医学博士奖旨在表彰在妊娠、分娩及胎儿发育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科学家。该奖项在医学界具有崇高地位,迄今有8位获奖者随后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卢煜明成为该奖项自1996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卢煜明应邀出席颁奖典礼。受访者供图

  ?

“我对获得出生缺陷基金会颁发的奖项感到非常荣幸,这对我的科研工作是极大的鼓舞。无创产前诊断技术发展为全球孕妇产前检测的标准,是我科研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我会继续与全球科研同侪携手努力,将尖端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为促进全球医疗健康发展作出贡献。”卢煜明说。

卢煜明于1997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同年发现孕妇的血浆内存有高浓度的胎儿DNA,随后他与团队研发了唐氏综合症的无创检验方法,成功将以DNA分析为本的“无创产前诊断”技术,从科学研究层面应用至临床诊断,现已被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广泛采用,全球超过1亿名孕妇受惠。

被誉为“无创产前检测之父”的卢煜明,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及李嘉诚医学讲座教授。近年来,卢煜明带领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功将DNA测序技术应用至癌症检测,以非入侵性方法找出癌症基因组中多种类型的改变,把癌症液体活检推进至全基因组时代。

“卢教授的革命性研究对改善全球母婴健康的贡献巨大。”美国出生缺陷基金会首席科学顾问Emre Seli对卢煜明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过去15年来,卢煜明的研究成果对全球医学科学界影响无可估量。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发现植物新种:成都卫矛 另一颗行星存在生命的最有力证据
世界最快闪存在中国“破晓” 迄今最完整植物单细胞图谱问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