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启动大会在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召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5所试点高校发布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并与企业签约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正式启动实施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会上还举行了试点高校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签约揭牌仪式。
?
会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赵震宣读了市教委启动本市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相关文件。
让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推进人才培养与发展需求适配。在5所试点高校遴选若干基础较好、产业特色明显、校企合作紧密的二级学院(专业)开展全方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推动培养主体由学校向校企双元转变、培养方式从以学科体系为主向以行业需求为主转变,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精准对接。
让企业的声音足够大,重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从体制上改变学科专业设置内循环的决策流程,组建由对应行业产业主导的委员会,主任委员由行业产业资深专家担任。试点学院成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组成人员应以行业产业专家为主,构建学校办学与产业需求反馈机制,推动培养体系从“学科逻辑”向“产业逻辑”转变、培养方式从“标准化培养”向“定制化培养”转变,缩短人才供给的响应周期。
让企业融入全过程,重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上,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建设应用型协同育人平台,探索实行多维度、全要素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水平、企业发展、产业创新和就业质量的同频共振;实践上,共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建设产学研用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基地,系统设计实习实践环节,打造“学校+企业”双学习环境;师资上,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在教师招聘和专业职务晋升时优先考虑具有行业背景或企业工作经验的人才,采用互聘、双聘机制聘请企业高水平专业人才参与教学。
让企业成为评价主体,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价标准,构建以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实际服务贡献度、特色优势显示度等为评估重点的办学评价新模式,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调整办学理念和资源配置模式;完善学生学业评价机制,突出实践应用导向,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完善教师评价机制,突出对教师开展产教融合教育教学的成效评价,引导教师在产教融合“赛道”上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上海市教委表示,后续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及时总结试点经验,统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科研创新、资源配置、内部管理的整体性改革,培养产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引导全市高校在融入主战场中比作为、强贡献,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