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27 22:30:24
选择字号:
2025年中国科学院科普讲解大赛即将在广州举行

 

当“黑洞”不再只是宇宙的神秘符号,当“基因编辑”走出实验室融入生活对话,当科学知识从晦涩公式变成触手可及的日常认知,当科学之问遇上充满创意的讲解,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70周年的重要节点,一场属于科学传播者的盛会——2025年中国科学院科普讲解大赛将于11月28日至29日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举行。

宣传海报。广州分院供图

本次比赛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以下简称广州分院)承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协办。在今年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中,广州分院积极动员包括院士在内的科技志愿者参与科普活动,凝聚科普志愿者的力量,探索科普创新形式,精心组织特色科普活动。广州分院及所属11家单位开展了近30项科普活动,受众人群达20万余人次。

中国科学院科普讲解大赛是影响力深远的科普盛会,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科技传播能力,并且在培养发现优秀科技传播和科普讲解人才,推进我国科技及科普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大赛分为半决赛、总决赛两个阶段。半决赛排名前30位的选手将晋级总决赛,11月29日上午围绕不同科学主题进行科普讲解,届时将开通现场直播。

为什么这场大赛值得期待?这不是一场简单的“知识宣讲”,而是科研人走出实验室的科学展示。在这里,复杂的量子力学可能变成生动的生活类比,深奥的科学发现会化作易懂的动画演示。回顾往年赛事,参赛者们对尖端科技、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技术、海洋生物学等科学领域进行了趣味性的深入阐释。选手们采用多种讲解方式,各具特色,有效利用了道具、幻灯片、音视频、图片等多种手段,将原本复杂的科学知识浅显易懂地呈现给观众。

谁在台上?一群“会讲故事”的科研人。来自中国科学院各院属单位的84名选手将齐聚广州,有深耕领域多年的在职科研人员,有脑洞大开的硕博研究生,他们既是实验室里的探索者,也是科学传播的“翻译官”。为了让科普更接地气,他们将把专业知识与生活热点结合,选题覆盖你关心的多个科学角落。

广州分院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中国科学院科普讲解大赛既为中国科学院科普传播人员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又进一步加强了院内各领域科普工作的交流,是提升各所科普传播能力、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有力举措,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借乙烯调控棉纤维又长又强,有希望了 拯救微生物可能是史上最重要的保护行动
研究发现最暗弱双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