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楠,胡倩,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26 12:43:49
选择字号:
河北大学:红色元素有机渗透专业教学

 

日前,记者从河北大学获悉,该校以红色文化为核心驱动力,通过资源深挖、模式创新、多元融合三维发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政育人体系。

据悉,河北大学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在校外组织学生走进西柏坡、狼牙山等红色教育基地;在校内深入挖掘百年校史中蕴含的红色资源。特别是课程建设层面,该校持续推动红色元素有机渗透专业教学,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让红色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

比如,该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红色科学课”依托积淀十年的“科创筑梦”科普实践团队,以红色科学家精神为内核,创新构建课程模式,有机融合科技知识、中国科技发展史与红色科学家事迹。

截至目前,团队已深入5省26市县持续开展科技宣讲志愿服务。近5000名大学生参与其中,累计服务近万名中小学生,形成了“一中一小”常态化讲授与“多中多小”流动性宣讲相结合的良性机制。

此外,为提升育人精准度,河北大学还创新推出“滴灌式”思政教育模式,根据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特点精准施策。同时,该校搭建“多元协同·全景实践”育人生态链,通过校地协同、学科融合、数智赋能三大平台,开发五条特色实践路线,推动红色基因在“知—情—意—行”转化中融入学生血脉。

在红色滋养中,越来越多的学子树立报国志向。据悉,该校有多名“红色科学课”成员毕业后投身科技教育事业,或加入研究生支教团服务西部,用青春行动践行“研必以报效国家为己任。该校相关经验与模式已凝练形成“2025年度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为河北省乃至全国高校思政工作创新提供了借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迄今最全面最逼真的虚拟大脑问世
车上喝饮料不洒了?“黑科技”水杯来了 超加工食品正将年轻人推向前驱糖尿病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