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26 12:42:36
选择字号:
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2025)在横琴召开

 

11月24日,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2025)在横琴召开。论坛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科技赋能‘双碳’,绿色引领未来”为主题。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主持。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致辞中表示,中国自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碳达峰碳中和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国际合作和务实行动,中国能源研究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高水平、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模式,共同谋划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继2020年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后,今年中国进一步宣布了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各界应如何实现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目标?在主旨演讲环节,2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产业领军人物进行了科学详尽的论述。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中林展示了利用蓝色海洋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创新解决方案。他提到,化石能源枯竭与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海洋是能源利用的宝库,蕴含着巨大潜力。传统技术难以高效利用海洋能,纳米发电机技术具备全天候、低成本、零排放的突出优势,并已通过海试验证能为小型设备供电。王中林展望,通过构建集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的复合能源网络,这项技术将逐步发展,像光伏产业一样,最终为人类提供可持续的清洁电能,助力解决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问题。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屹立指出,中国在能源低碳转型中展现出大国担当,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并在核能、特高压、可再生能源发电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领先。面对未来挑战,需突破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和零碳技术等瓶颈。中电工程以创新为引领,通过“从0到1”的原始创新、“从1到N”的转化应用以及“N到无限”的场景拓展来全面实践国家战略,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扎实的解决方案。

此外,多位嘉宾也分别围绕零碳技术创新、国际合作机制、产业绿色转型、能源结构优化等方面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论坛同步开启圆桌会议与专题平行论坛。圆桌会议围绕绿色低碳转型相关的技术协同、产业融合、国际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度对话。专题平行论坛则聚焦细分领域,分别围绕零碳技术与零碳园区创新、能碳治理的法治保障与标准引领、 AI与能碳技术创新、船用替代新能源的产业发展与生态共建等主题展开。

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2025)现场。主办方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借乙烯调控棉纤维又长又强,有希望了 拯救微生物可能是史上最重要的保护行动
研究发现最暗弱双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