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肖明葵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10 23:17:58
选择字号:
粤港专家齐聚,共话交通工程环保安全

 

11月7日,在中交集团“科技月”活动开启之际,“交筑·科技之旅”中交集团交通基础工程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科技与媒体开放日在中交四航科技园举行。中交四航局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苏林王,中交四航局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应宗权等出席活动。中交集团交通基础工程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志军主持活动。

本次活动由中交集团交通基础工程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办,吸引来自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建筑科技研究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粤港两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领军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等40余人参加活动。

在中交四航科技园,粤港两地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参观了DCM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地基处理模型试验装置、循环注浆模拟试验装置、边坡降雨稳定性模拟试验装置等相关科研设施。刘志军介绍了模型试验大厅L形反力墙、地下工程多功能试验系统等重大科研设施的配置规划及总体试验功能。

学术交流现场。郭志滨 摄

在学术交流环节,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尹振宇、香港建筑科技研究院研究主任陈小钰、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申志超、深圳大学教授刘凯、广东工业大学教授袁炳祥、中交四航局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吕述晖,就AI+、海洋工程、固废资源化利用等热点领域在线上线下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围绕校企多维度协同创新、研究方向未来发展、科研设施布局等方面进行研讨交流。

苏林王指出,作为中交四航局研究院科技创新的关键平台,中交集团交通基础工程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在绿色低碳与本质安全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应宗权则对本次科技与媒体开放日活动的交流研讨成效予以充分肯定。他们一致表示,将充分发挥中交四航局研究院和中交集团重点实验室的科技与工程实践优势,期待与各界深化务实合作,共促行业进步。

今年是中交四航局研究院建院60周年,自1965年从数十人的中心试验室起步,该院始终秉持“科技智造价值、创新引领发展”的理念,参与了文冲船厂1号坞建设、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超级工程及肯尼亚蒙内铁路、秘鲁钱凯港等“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的技术服务,历经60年奋发进取,不断攀登交通领域科技高峰,已发展成为业务覆盖建筑材料、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及海洋工程等多领域的科技领军企业,获得了数百项科技奖项。

作为交通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中交集团交通基础工程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自2011年依托中交四航局、中交四航局研究院成立以来,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造过程工程绿色低碳与本质安全防控技术领域持续开展科研攻关与应用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

记者了解到,包括实验室研发的“大面积陆域吹填超软土地基快速加固理论及成套技术”“DCM法加固水下深厚软基施工关键技术及装备”“复杂海洋地质动力沉桩理论与关键技术”“水运基础设施施工安全致险机理与数智化防控成套技术”等数十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及以上水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10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从寒到暖,热木星为何要越过“雪线”
警惕颜色鲜艳食品中的合成色素 天文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亮的黑洞光爆发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