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乐乐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10 18:27:37
选择字号:
打破“恶性循环”,英国要为科技行业“止血”

 

根据英国上议院一个委员会近日发布的一份措辞严厉的报告,该国科技行业正深陷危机,一大批公司离开英国,前往海外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立法者表示,后果不仅是经济低迷,还将导致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的主权丧失。报告敦促政府迅速采取行动“止血”,具体措施包括扶持初创企业、鼓励国内投资、降低外国科学家的签证成本并扫除其他障碍。

9月,阿斯利康宣布暂停对其英国剑桥园区原计划的2亿英镑投资。图片来源:JASON ALDEN/BLOOMBERG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政策研究员Kieron Flanagan指出,报告标题“流血致死:科技增长危机”虽“挑衅性十足”,却准确反映了现实。他表示,这份报告虽经过深思熟虑,但仍低估了“英国高校科研体系面临的挑战”。

这份由英国上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是在英国生命科学领域接连遭遇重创之后出炉的。今年9月,包括默克、阿斯利康、礼来和赛诺菲在内的多家制药巨头宣布,暂停或取消对英国数百万英镑的投资,原因是政府对该行业的投资不足,以及在药品定价方面存在分歧。

英国埃里森理工学院前院长John Bell今年早些时候在委员会作证时表示:“各大制药公司都以不同形式向我表明,他们已撤资且不会回归。如果失去大型制药企业,英国的生命科学产业就完了。”

英国还面临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科技初创企业纷纷迁往海外扩大规模,尤其是前往投资机会更丰富的美国。报告指出,英国有沦为“孵化器经济体”的风险,即在早期研发阶段投入大量资金,却在企业迁出后失去经济收益。尽管拥有全球排名前十的4所顶尖大学,但该委员会表示,“全球工业研发支出前百强中,英国仅占3席,且无一跻身前十。”

该报告对英国移民政策予以严厉批评,称昂贵的签证制度是“荒谬的国家自残行为”。去年,保守党政府提高了工作签证的收入要求,门槛远超早期职业研究人员的预期收入水平。许多研究人员虽可通过“全球人才签证”途径申请,但仍需支付令人咋舌的费用才能享有国民医疗服务。加上签证申请费,希望移居英国的科学家要为一家四口预付逾2万英镑,是其他国家的17倍,这使得人才引进举步维艰。报告指出,政府“应当铺设红地毯,而非设置繁文缛节”。

该报告还痛陈英国缺乏长期规划来应对高校领域广泛的资金危机。学费不涨、国际学生签证要求日益严格、成本不断攀升等因素减少了大学的收入,导致大规模裁员和院系关闭。

为“打破英国的恶性循环”,该委员会呼吁政府成立国家科技与增长委员会,该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并在危机情况下拥有快速决策权,协调不同政府部门的政策,清除相关领域面临的障碍。除解决签证和资金问题外,报告敦促政府确保高校提供可与企业竞争的薪酬待遇,建立更顺畅的科技企业扶持与投资体系,并鼓励英国养老基金投资本土企业。

英国政府的长期产业战略包含一项雄心勃勃的目标:力争在2035年前培育出该国首家市值万亿美元的技术公司。报告指出,要实现这一目标,立法者必须“止住人才流失”。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10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从寒到暖,热木星为何要越过“雪线”
警惕颜色鲜艳食品中的合成色素 天文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亮的黑洞光爆发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