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第二届植物生物安全国际会议在广州举行 |
|
共筑全球植物生物安全治理新格局 |
11月2~6日,第二届植物生物安全国际会议在广州举行。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联合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联合承办。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等18个国家的代表,以及国内40余家农业科研院校的25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会议现场。中国农科院供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在会上指出,植物生物安全已成为关乎全球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议题,植物病虫害是影响植物生物安全的主要因素,每年因其危害造成粮食产量损失20%~40%,给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超过2200亿美元。全球唯有秉持“同舟共济”的理念,强化国际合作,推动科技协同创新,凝聚治理合力,才能真正有效构筑起植物生物安全的全球防线。作为中国农业科研的“国家队”和“领头雁”,中国农业科学院将持续加强植物生物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合作,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推动构筑植物生物安全全球合作。
CABI首席执行官丹尼尔·埃尔格强调,中国和CABI之间30年的合作成果丰硕,作为深度战略合作伙伴,CABI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将继续紧密合作,持续推进植物生物安全治理技术全球共享与推广应用,实现互利共赢。
会议以“国际协作共筑植物生物安全防线,守护地球美好家园”为主题,共设置56个大会报告,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特别顾问夏敬源分别作题为“关于重塑植物生物安全治理体系的思考”“全球植物健康可持续管理”的大会特邀报告,系统总结了植物生物安全发展现状,分析了当今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擘画了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与会专家、学者及产业界人士等围绕病虫害流行规律和发生机制、病虫害综合治理、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人工智能与智慧植保、绿色防控新技术与新产品等植物生物安全前沿热点问题开展充分交流研讨。
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CABI战略合作30周年纪念活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CABI共同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植物保护科技创新联盟。CABI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植物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与完善。
此外,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老挝农业与环境部种植业司举行了中国—老挝植物生物安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筹)揭牌仪式,双方就实验室建设运行进行了深入研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