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6 17:51:41
选择字号:
天然源硫酸软骨素延缓荔枝采后氧化研究获进展

 

在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等项目资助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华团队在天然源硫酸软骨素延缓荔枝采后氧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采后生物学与技术》(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采后硫酸软骨素抗氧化活性对荔枝延缓褐变进程的生理生化模拟图。研究团队供图

荔枝采后贮藏期间极易发生褐变,这一难题长期困扰着广大农户与消费者。传统采后保鲜处理方式,主要借助具有强力杀菌作用的物质,实现酸性钝化氧化酶及抑菌功能,虽对延缓荔枝采后褐变与腐烂有一定效果,但已难以满足当下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对大健康营养安全需求的日益增长,绿色、安全且有效的采后保鲜处理及包装贮藏方式,成为新时代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作为一种天然存在的直链型糖胺聚糖大分子,硫酸软骨素广泛分布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结缔组织以及细菌体内。它可从鸡软骨、猪鼻、海参、鱼类软骨组织等多种生物材料中提取,目前在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药物开发、生物材料制备以及膳食补充剂等多个领域,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硫酸软骨素能否凭借其抗氧化等功能多样性,在园艺产品采后保鲜方面发挥作用,例如调节荔枝采后氧化褐变的衰老进程,此前尚无相关研究报道。

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施用特定浓度的硫酸软骨素发现,荔枝采后贮藏期间的表面色泽和褐变进程得到明显调节。贮藏期间,荔枝果皮的活性氧代谢与膜脂氧化水平显著降低,具体表现为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生成速率下降,膜脂氧化相关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幅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减少;果皮多酚含量水平,如总酚、总黄酮及花色素苷含量降低的速度也得到明显延缓。体外自由基清除活性分析结果显示,果皮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力水平的降低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延缓。此外,果皮氧化褐变相关的酶类活性,如超氧化物歧化酶、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及漆酶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调节。

该研究针对天然来源的硫酸软骨素,从“活性氧清除-膜系统保护-酚类代谢调控”等多个生理生化层面,深入揭示了其延缓荔枝褐变的机制,为开发新型多糖类保鲜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可借鉴的实践范式。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postharvbio.2025.11361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天文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亮的黑洞光爆发 物理学家有望解决“高尔夫球手的诅咒”
撒哈拉沙漠将迎来更潮湿、更绿色的未来 斑彩菊石为何如此艳丽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