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前景广阔的新疗法,通过出人意料的方式利用现有药物治疗特定类型的血癌。他们的研究表明,人类DNA中一个长期被忽视、曾被视为“垃圾”的部分,实际上可以作为治疗靶点。近日,该研究成果发表于《血液》杂志。
研究人员利用现有药物将“垃圾DNA”转化为抗癌武器。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
这项研究聚焦两种血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这些疾病通常涉及ASXL1和EZH2这两个关键基因的突变。正常情况下,这些基因协助调控其他基因的激活或沉默,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当ASXL1和EZH2受损时,这种调控机制崩溃,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并引发癌症。
传统癌症疗法通过阻断缺陷基因产生的有害蛋白来发挥作用。然而,当突变导致基因完全无法产生任何蛋白质时,药物便失去了作用靶点。这使得患者的治疗选择有限,预后较差。
我们近一半的DNA由称为转座元件(TE)的重复序列组成。这些可移动的DNA片段曾被视为无用之物。研究人员发现,当ASXL1和EZH2发生突变时,转座元件会异常活跃。这种活跃度的提升使癌细胞承受压力并导致DNA损伤,这创造了一个可利用的弱点,通过合适的药物便能实施打击。
PARP抑制剂(已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癌症的药物)旨在阻止细胞修复受损的DNA。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当转座元件活跃时,这些药物会以不同方式发挥作用。随着转座元件在基因组内移动,它们会造成DNA断裂。正常情况下,PARP蛋白会协助修复这种损伤。当PARP抑制剂阻断该修复过程时,DNA损伤不断累积直至癌细胞死亡。
为验证此效应确实依赖于转座元件的活性,研究人员使用了逆转录酶抑制剂(该药物能阻止转座元件的自我复制)。当加入这些抑制剂后,PARP药物便失去了杀灭癌细胞的效果。这证明该疗法通过独特的、基于转座元件的机制起作用,而非其他癌症中常见的BRCA相关通路。
这一发现为难以治疗的癌症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它以全新的方式利用现有药物,将曾被视为无用的DNA转化为强大的治疗靶点。
尽管本研究聚焦于MDS和CLL等血癌,但研究人员认为相同原理可能适用于其他具有类似基因突变的癌症。若获证实,该策略将能拓展PARP抑制剂在更广泛癌症类型中的应用,为治疗开辟新途径,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82/blood.202502856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