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谭海洲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31 19:10:56
选择字号:
广东高速公路首次试用3D打印声屏障

 

10月28日,在长深高速河惠段改扩建项目城北段,路侧一排波浪型声屏障引人注目。这是广东高速公路首次试用的3D打印声屏障。该技术为路域噪声治理提供了更智能、更绿色的新方案。

路侧3D打印声屏障。粤交集宣供图,下同

  ?

减轻行车噪音的声屏障如何实现3D打印?据介绍,项目团队积极开展试验探索,创新引入3D打印技术,作业前,利用数字软件对声屏障三维模型智能拆解成多个平面“拼图块”,经数字化建模、编程,生成3D打印图纸。随后,3D打印机按照图纸路径,稳定输出混凝土材料,自下而上进行层层堆叠、粘合,最终形成坚固整体。

相比传统工艺,该项技术有着成型快、省人工、吸音效果佳等优点,还能灵活完成复杂的曲线和图案。为保证“打印”质量,现场还部署了视觉与多传感器监测系统,并借助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与实体打印设备同步的虚拟模型,实时监控打印状态。

声屏障“打印”现场。

  ?

造型设计方面,声屏障还融入了河源地域文化元素,展现出山水的灵动美感,增强了视觉观赏性,接下来还将加入环保荧光材料,使声屏障在夜晚能发出柔光,既美化夜间行车环境,又提升行车安全性。

记者了解到,长深高速河惠段改扩建项目全长约116.6公里,起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终于惠州市惠阳区,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目前,项目正加快剩余路面、桥梁工程建设,冲刺年底全面建成通车目标。

项目航拍现场。

  ?

作为广东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将“双碳长深·平安智能”理念融入建设全周期,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实践。比如,项目打造了广东首个光伏智慧梁场,每年可提供绿色电能近110万度,并将完成制梁任务的光伏板迁移至万绿湖服务区继续服役,实现绿色运营和永临结合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特殊引力波事件指向“第二代黑洞”存在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通过工艺验收
科学家提出“冷冻表界层分析新方法” 真正有助于缓解便秘的食物是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