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什么?”“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核心危害是什么?”“一只美国白蛾雌虫一年可繁殖多少只后代?”......从跨境物流包裹里的“异宠”,到旅客行李箱中的新鲜水果,外来入侵物种正以隐蔽多样的方式逼近我们的生态家园。它们不仅会挤占本土物种生存空间、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还可能威胁农业生产安全与公众健康。筑牢口岸生物安全防线,守护国门生态安全,已成为事关全民福祉的重要课题。
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是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作为国门第一道防线的海关,通过口岸查验、风险监测、专项截获等手段,精准阻断外来入侵物种传入通道,普及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知识,引导公众主动规避“无意引入”行为,形成“海关监管+全民参与”的防控合力。
当前各国科技文化交流日益深入,人员与物资流动愈发频繁,这既带来发展机遇,也增加了生物入侵风险,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警惕,以严格防控的举措守住这道不可逾越的红线。为普及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知识,强化全社会生物安全防范意识,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推出“生物安全无小事 全民共筑国门防线”专项答题活动。
扫描下方二维码
立即参与答题
本次专项答题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关的大力支持。
《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22年8月1日起施行,旨在防范和应对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保障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据《办法》,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制度,每十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国普查,掌握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危害程度等情况,并将普查成果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自然资源“一张图”。
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通过线上设置每日答题、限时挑战答题、PK答题、专项答题等不同模式,让您在碎片化时间利用“小屏”提升科学素养。您还可以通过“测测你的数字科学素养”模块进行自测,了解自己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同时,大赛还将从前沿科技、人工智能、科学家精神、应急科普、热点话题等不同角度,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不同主题的专项答题活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